JobPlus知识库 互联网 互联网+ 文章
如何用用户画像了解关键用户

如何用用户画像了解关键用户?

想做好用户画像?你得了解这五点。

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实数据之上的目标用户模型,通过调研去了解用户,根据他们的目标、行为和观点差异,将他们区分不同类型,每种类型中抽取出典型的特征、赋予名字、照片、场景、描述等形成人物原型(personas)

目的:为了让团队成员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抛开个人喜好,将焦点关注在目标用户的动机行为上进行产品设计

用户画像注意事项:

1. 用户画像要建立在真实的数据之上

2. 当有多个用户画像的时候,要考虑用户画像的优先级,通常建议不超过三个以上的persona(人物原型)设计产品

3. 用户画像需要不断修正中的

persona元素:

1. 姓名  2. 年龄 3. 家庭状况 4. 收入  5. 工作

6. 用户场景 7. 计算机技能 8. 目标/动机 9. 喜好 10. 人生态度

如何建立用户画像personas?

personas

Step1: 研究准备与数据采集

Step2: 亲和图

Step3: 人物原型和框架

Step4: 优先级排序

Step5: 完善人物原型

 

用户画像流程


一、研究准备与数据采集

1. 确定被访问用户类型、设计研究方案和研究提纲(调研的目的是创建用户画像)

2. 尽可能调研最大范围的不同类型的用户,方法有:不同部门的同事头脑风暴找出各种用户类型,每种类型调研3个

3. 注意除了产品的使用者以外,不要遗忘利益相关者

4. 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主要根据研究目的、项目时间和经费进行综合考量

如何区分不同用户类型:

区分不同用户类型的关键点在于用户使用产品的目标和动机、过去/现在/未来的行为,而不是性别、年龄、地区等人口统计学特征。

调研提纲:

调研提纲是根据不同产品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的

调研四方面

用户特征分析的过程:

· 基础属性

·  社会关系

· 消费能力

· 行为特征

· 心理特征

PS: 把用户特征分层分类是做好用户画像的关键!


二、亲和图

亲和图把大量收集到的事实、意见或构思等定性资料,按其相近性进行归纳整理的一种方法。

亲和图的目的:是为了不遗漏数据,让大量定性信息分析过程可视化,更方便的谈论的数据依据。

亲和图制作过程:

1. 用户研究人员将收集到的关键信息做成卡片,然后邀请相关同事一起参与亲和图的制作

2. 参与人员尽量是数据收集人员,人数在3人内

3. 一张卡片上只写一条信息,人+目标/行为/遇到的问题

亲和图卡片

亲和图制作之前的工作:

1. 凭借印象,假设用户几种类型和他们的特点

2. 将类似或相关的卡片贴在一起,对每组卡片进行描述,描述写在不同颜色便签上

3. 进行更高层次的汇总,同时移动或重新组织,直到形成最终的亲和图

PS: 企业和个人信息不用做成卡片,可以打印出来人手一份,在讨论和分组的时候作为参考即可。

亲和图



三、用户画像框架

通过亲和图,我们已经确定了几种企业类型,以及企业中的个人用户类型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这些企业和个人的重要特征描述出来,形成用户画像的框架。

用户画像框架

目的:可以迅速和团队其他人进行讨论,并且收集反馈,这个过程主要是在最终用户画像输出之前。

ps: 这个步骤不需要加入描述性的细节,只需要将重点内容罗列出来,基本信息用范围来描述即可。


四、优先级排序

与产品、市场以及各种leader一起完成用户画像的优先级排序工作。

如何确定用户画像的优先级?

1. 使用频率

2. 市场大小

3. 收益的潜力

4. 竞争优势/策略


五、完善用户画像

1. 结合真实的数据,选择典型特征加入到用户

2. 加入描述性的元素和场景描述,让用户画像更加丰满和真实

3. 将用户画像框架中的范围和抽象的描述具体化,比如将员工数“20人以下改成15人”

4. 让用户画像容易记忆,比如用名字、标志性语言、几条简单的关键特征描述,都可以减轻读者的记忆负担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233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