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成功的基石
松下幸之助先生由于家道中落,小学中途辍学,被迫离家去当学徒。他在逆境中历尽艰辛。可是,他没有一味地哀叹自己的命运不济,而是积极主动地为东家做事,为了尽可能地赢得东家和顾客的欢心,乐观坚强地努力工作。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后来的松下电器。
而遭逢同样境遇的少年还有很多。因为是孩子,所以更容易心生偏颇,陷入怨恨和痛苦之中。而在偏颇、怨恨和痛苦中度过少年时代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大成就的。
身处逆境,是坦然接受,把它当作对自己今后发展的考验,认为这是一种幸运而心怀感激,还是被灾难击垮,陷入怨恨和痛苦的深渊呢?如何对待眼前的境况,决定了今后的命运。我们必须铭记这一点。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六波罗蜜的第三种修行是“精进”,指的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正如我在前面阐述的,我们通过布施为社会、为世人竭尽全力,磨炼自己的灵魂;我们通过持戒,努力避免去做身为人不应该做的事,磨炼自己的心性。而精进,指的是通过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拼命工作,从而磨炼自己的心性。在布施、持戒和精进这三种修行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精进。
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平日里非常努力,他们早出晚归地工作,甚至让人担心如此拼命身体能否吃得消。他们付出的这种努力对于磨炼心性和塑造人格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工作的中小企业经营者中是不会有坏人的。而那些在经营中半途而废、马马虎虎,稍微取得一点点成功就极尽奢华之能事的人,几乎都是些无能之辈。因此,如果我们真正勤勤恳恳地工作,自然会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工作是生存的食粮,也就是说,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赚取薪水。工作对于塑造一个人的人格至关重要。
▲拼命工作是磨炼心性的最佳方法
然而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逐渐认为,劳动只不过是赚取薪水和谋生的手段,这种思维方式越来越普遍。以尽量短的工作时间赚取尽量多的薪水,业余时间用于娱乐、消遣和个人爱好,人们逐渐认为这样的人生才是丰富多彩的。
事实的确如此,我们轻视劳动,认为最好少工作,出于这一思路,我们不断缩短工作时间。我们认为这才是正确的道路。
这一思路导致的结果是青少年犯罪增加,母亲虐待孩子的事件时有发生。之所以发生这些现象,是因为人们不工作导致心灵荒芜,换句话说,是因为人们的心性没有受到磨炼而不够完善。
当然,从理性的水平而言,也包括没有充分受教的因素在内。不过,真正从艰苦的工作中挣扎过来的人是无须受教的,他们自然会在工作中学会一切。
在这里我想谈谈二宫尊德的经历。二宫尊德只不过是日本的一介农民。他年幼时失去双亲,被寄养在叔叔家,以佃户的身份从早到晚拼命劳作。即使在这种处境下,尊德也非常勤奋好学,他利用晚上劳动结束后的时间努力学习。叔叔批评他浪费灯油,可是尊德依旧披星戴月地在田间劳作,同时坚持学习。
成年后,尊德陆续重建了一座座贫穷荒凉的村庄。他的行为受到好评,晚年时被幕府所雇用,最后被请到将军府中任职。据说当时在并列而坐的武士和诸侯之中,尊德的言谈举止非常得体,让人误以为出身于贵族之家。这说明早出晚归携锄镐在田间劳作磨炼了二宫尊德的心性。
我认为,只有拼命工作,才能磨炼人的心性。有一技之长的人,比如那些专心致志埋头于工作、被称作“栋梁之材”的木匠,从他们在电视访谈中的谈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具备多么了不起的人格。体育界也是一样,坚持不懈地努力,为提高技能努力训练的运动员也具有非常了不起的人格。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