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企业管理 文章
为什么仅凭600个字,就能够招聘每一个员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份工作之所以重要,主要在于它决定了职业生涯的起点。起点工作往往在事隔很多年后,才能看出它真正意义和价值。对此,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禄提出了路径依赖原理,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就是说,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好的路径会对个人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飞轮效应,个人发展因而进入良性循环;不好的路径会对个人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就如厄运循环,个人可能会被锁定于某种无效率的状态。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再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第一份工作还有可能会影响到你的职业选择。例如,一个在大学里学习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当他毕业时,测试工程师比较热门,工作容易找,他便选择了这一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更适合做研发,研发人员的技术含量更大,职业发展空间更高。但他并没有如愿,因为他的第一份工作并不是做研发,而研发人员通常都是从毕业生中直接招聘的。

    第一份工作还有可能会影响你的核心职业能力。最初进入职场的人所做的事往往容易形成一些职场通用技能。这些技能与专业、行业无关,但会与核心素质、核心胜任力有关,通常表现在视野、眼光、交际圈、思维习惯、价值观、道德观、行为等方面。这些素质与能力会在更长远的周期上影响你的职业发展。

    第一份工作如果是在名企,你的名片或品牌作用就大。想象一下,第一份工作是联想或者华为这样的企业,与其他一些默默无名的企业相比,你再找第二家工作单位时,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薪水谈判能力的影响差异就会非常大。

    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还在于如果你遇到一个好上司、好师傅,在职业技能上给予你指点与帮助,那你就会少走很多弯路,这对你未来的成功同样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一、主考官最想听的一点

    2001年911事件以后第四天,王小红从广州某大学商学院毕业。为了尽快找到工作,她到处打电话,到处参加招聘会,到处发简历,结果还是四处碰壁。一次,她偶然路过广州书城,当她漫无目的地来到职业类图书的堆头前,她随手翻开一本叫《跳槽宝典》的书。书上写到:自我介绍是关键的一步。因为招聘方是通过“自我介绍”来了解应聘者的,比如面试中的第一个问题,招聘方一般都会提出,请做个自我介绍。然后乘着你作介绍的时间,面试官会借机了解你的信息,考察应聘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

    自我介绍时长一般为3分钟,所以应聘者只有3分钟时间向面试官推销自己,展示才华和能力。可是,在如此短促的时间内,应聘者该如何做呢?跳槽宝典给出了一个答案:应聘中的自我介绍,最好把自己当成某种商品,要调动全部才情吸引买家眼球,所以应聘者的自我介绍要能激起用人单位的“购买欲望”,否则没戏。

    正常情况下主考官只想听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你是何许人?如个人履历和专业特长,包括姓名、年龄、籍贯等个人基本信息和教育背景,还要说清何时、何地,担任过何种职务以及工作内容等,这样会让面试官觉得,你真实可信。

    第二,你做成过什么?这是主考官最想听到的问题,这部分说得越详细,被录用的可能性就越大。做成过什么,代表应聘者的能力和水平。就是摆成绩,把自己在不同阶段做成的有代表性的事情介绍清楚。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429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