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法律法规 文章
不给员工开离职证明属于违法行为

首先两种责任:未出具离职证明的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0条、89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出具离职证明的,需承担两种责任:

一是行政责任,即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二是赔偿责任,即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需承担赔偿责任。

四项内容:与可备项、禁止项的区分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4条规定,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应当写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离职证明就应该载明上述四项内容,。不过,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必备项,即上述四大项内容的写法

离职证明出具的对象是其他用人单位或社保部门,故不必写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但需要写开具证明的具体日期,并加盖公司公章。

工作年限或在职时间不能随意填写

有时候劳动者基于增加工作经验或其他原因的考虑,要求单位多写在职时间或工作年限,此后却因各种原因导致争议,从而对单位不利。

关于离职原因是否要写以及如何填写的问题

立法规定不需要写离职原因。所以,离职原因是可备项,可写可不写,但千万不能按照劳动者的意愿随意填写,否则,有法律风险。

同样,用人单位也不能随意填写劳动者的离职原因,特别是劳动者严重违规,且违规行为是有违道德标准的“不光彩”行为时(实践中,通常称为“污点材料”),即使是事实也不能填写。

五项注意,不开离职证明要背锅

关于离职证明,由以下法条明确规定:

●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十五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

01、不仅要出具离职证明,还要办理社保转移。这点很多企业都做得到,毕竟谁那么傻员工都不上班了,还给你交保险?

02、不出具离职证明,要赔偿。千万不要以不开离职证明来“要挟”员工,显得HR法律意识淡薄。

03、不交接工作也必须为其开离职证明,出具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者是否交接并非用人单位出具离职证明的前提条件。但可以在劳动者办结工作交接前拒付经济补偿金。

04、不出具离职证明,员工索赔起来,要擦屁股的还是HR。

●劳动者 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

● 劳动者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协调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

● 劳动者有权向当地的劳动争议委员会提起赔偿之诉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

05、劳动者主张赔偿的举证责任。谁主张,谁举证。

一张小小的离职证明,也藏着这么多的知识和要点,HR,你get了吗?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433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