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市场 品牌管理 文章
文案应避开的六大“常识性”陷阱!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小明的妈妈有三个孩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那么老三叫什么?”

看官们笑了,答案当然是小明。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根据老大、老二的名字,推断出老三的名字必定是三毛,置明摆的正确答案于不顾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想多了

每一个精雕细琢的文案背后,都有着想太多的三思而行,而这时候,你就极有可能掉入常识性的陷阱不自知,还在为作出精彩的文案而暗自窃喜。

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6种较为常见的陷阱:

1.文案信息传递过载

2.妄图占有过大的概念

3.将受众置于拒绝群体

4.假设受众掌握相关知识背景

5.忽视受众社会角色的转变

6.找错竞争对手

文案信息传递过载

我丢一个纸团,你能轻而易举的抓到,那么我一次性丢五个呢?

你的产品或者服务也许有很多闪光点,比如价格便宜、服务周到、独家资料等等,然而大部分投放的渠道方式,受众将注意力停留在你文案上的时间不会超过10秒。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用户不可能记住你全部的信息,更何况用户不可能对一个文案投注100%注意力,他的脑海里也许是中午的大餐、晚上的美女。

所以,从你的产品或服务中挑选出最有吸引力的1-2个卖点,在文案中集中“火力”的展现,切忌贪多不厌,反而弄巧成拙。

案例1:

案例2: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30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