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互联网 产品设计 文章
10张图看懂互联网产品的诞生

在讨论如何与产品汪打交道前,每一个运营喵都应该了解,互联网的产品是如何产生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给自己定位,从而推进工作的进度。


第一步:讨论



一般是老板有了一个想法,于是召集高管们一起开会,老板阐述自己的想法,高管们对老板的想法进行理解,评估,并向老板反馈和讨论。最终他们讨论出大致的产品思路和产品架构。


第二步:整理



负责的产品经理根据上层开会的结果,绘制出网站,APP的原型图。


第三步:整理



设计师根据产品经理的原型图,进一步完善页面的视觉元素,样式,将十分接近最终的页面效果。


第四步:对接


当产品经理对接好设计这块后,就需要对接程序员这块,程序员工作首先需要一个思维导图,这样了解需要哪些功能模块,具体的功能说明和描述,需要写在开发文档里,这样便于程序员查找,最后产品经理还要画出程序的执行流程图,因为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是有一个逻辑顺序的,比如先注册后才能登陆,登陆后才能发表文章等。


第五步:编程



拿到文档,流程图,和思维导图后,程序员就可以开始编码实现这些页面了。


第六步:内容



等程序员和设计师一起通力合作把产品做好后,产品只是有了一个骨架,尤其是内容类的产品,最终产品要展现的是内容,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运营同学通过后台把内容填充进产品里。


第七步:内容



等内容填充完成,产品就可以上线了,上线后用户们就会来访问或者使用你的产品。


第八步:问题



用户在使用你的产品后,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问题,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我们,运营人员和客服人员就需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第九步:统计


产品运营了一段时间后,就要观察产品的数据表现,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自己的后台统计系统或者第三方平台的统计系统,根据这些统计结果,运营人员要给出优化建议,反馈给产品经理。


第十步:迭代


根据统计的数据,就要对产品进一步改进,这样又进入第二步,重复二到八步,不断的迭代循环,小步快跑,让产品逐渐完善。


数据统计小贴士


百度统计——PV UV


百度统计有实时访客的分析。UV代表的是USER View,比如用户在今天上午访问一个网站的时候,用户的浏览器就会记录下来,该用户访问过xxx网站。等用户下午再访问xxx网站时,网站就会知道用户跟上午访问的是同一个人。这样无论用户一天访问几次,都记为一个UV。


PV就是用户在网站上访问的页面数量。PV越高,说明网站的内容越吸引人。


漏斗模型——用户统计


第一次打开你的网站的用户数是最多的,再下一步就会流失一部分用户,再下一步又会流失一部分用户,形成一个漏斗状的筛子。所以我们要想提高最终注册留下来的用户的数量,就要优化每一个步骤,最大限度地不让用户流失。这里建议使用CNZZ的漏斗模型工具,可以自定义很方便。


友盟


这个是专门统计APP数据的统计平台,很详细,推荐使用。


自身的统计平台


第三方平台只能统计公开的信息,但是用户是否在你这里注册,是否登陆,登陆后进行了哪些操作,这些重要的数据,只有产品自己的统计系统可以记录,所以也要多看自己的统计数据。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165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