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多品牌方阵
多品牌就好像具有多个方阵的军 队,每个子品牌都树立了一面旗帜,利于灵活作战。不过,每创建一个新的品牌,都要从基本开始布置,需要巨大的投入。品牌越多,管理和协调的压力就越大,也给内部品牌之间的沟通带来很大挑战。
宝洁的多品牌策略也曾遇到重大挑战。2000年之前,宝洁有18个顶级品牌,但是其中大多数品牌产品的销售额都在下降,股价也因此下跌了52%,公司市值减少了85亿美元之多。所幸,宝洁及时调整了多品牌策略,比如集中精力培植少数大品牌,让大品牌成为企业的旗舰品牌,从而提升整个公司的形象。同时,它们在产品功能细节上精心雕琢,增强大品牌的生存力和市场占有率;另外,它们还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动态调整主要品牌的适应性。宝洁为每一个品牌都配有一位品牌经理,凭借他们保证了子品牌的灵活运作。
多品牌可以自己培育也可以收购
多品牌可以由自己培育发展来,也可以是收购而来。宝洁的多品牌大家族,就是自我发展的结果,而宏的多品牌,多为收购所得。2007年,它们收购了GATEWAY、PACKARD BELL,拓展了IT的时尚市场。今年10月,宏将方正收入麾下。
宏把消费群体分成六大细分市场,已有的四个品牌ACER、GATEWAY、PACKARD BELL、EMACHINES都有相应的定位。中坚人群与精英人群由ACER覆盖,时尚人群由GATEWAY和PACKARD BELL覆盖,实用主义者由EMACHINES覆盖。其中,走时尚路线的GATEWAY和PACKARD BELL,本身也存在如何区隔的问题。宏目前采取以地域进行差别化的方式,在美洲和中国市场推出的是GATEWAY,在欧洲推出PACKARD BELL。宏的这些品牌,都偏重消费市场,它们的短板在于PC商用市场,方正正好弥补了这个短板。因此,收购方正后,宏可以覆盖所有的细分市场。它们现在的市场格局,就像是两个三角形对拼而成的矩形:ACER在1-3级市场占大头,越往后越少,方正恰恰相反,在1-3级市场占小头,越往后越大。针对各品牌在市场上重合的部分,宏中国区总裁艾仁思(OLIVER AHRENS)称“并不矛盾,希望它们之间是友好竞争的关系,像兄弟之间竞争”。
对于收购来的这些品牌,宏一直致力于让它们保持各自的特性和优势,相对独立地继续发展。比如,合作后的方正仍保持独立运营,同时,宏向消费者传达一个信息:“FOUNDER, POWERED BY ACER”,也就是把宏自己的供应链、产品开发、运营管理尤其是成本管理上的优势应用在方正的产品线上,同时,也把自身技术领先的形象带入方正品牌中。
用户体验是品牌被认知和认可的主要途径
像运作单品牌一样,运作多品牌也一样要通过用户体验实现对品牌的认知和认可,只不过要让多品牌成功,需要在用户体验上下更大的功夫、投入更多的资源。宝洁就是一家一直致力于研究用户体验的企业。之前,它们投入重金在全球范围进行数千消费者理念测试和调查,但是,它们觉得6-8周的信息反馈时间太长,因此,它们开发出现在的在线用户体验系统,将反馈时间缩短为48-72小时。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