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互联网 互联网+ 文章
100天:消费与奥运营销解读

  随着奥运的临近,在这倒计时的100天里,如何巧妙地将自身的营销计划与奥运内核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才是最终决胜奥运品牌与营销的关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于2008年4月初对中国消费者开展了一项有关奥运的最新研究,通过第一手的奥运近距离数据,帮助品牌主和媒体去思考如何制定100天的奥运营销策略。

  2008奥运:触动消费者心弦的奥运

  如何看待奥运场景下的中国消费者,事关品牌或媒体是否能够最终赢得奥运市场。因此,想在预热阶段赢得奥运营销的主动权,不单要补上奥运知识这一课,更要看清楚消费者是如何与奥运互动的,了解消费者眼中的奥运和期待的奥运才是关键所在。

  对于个人,奥运是全球文化大使,当来自地中海岸边的圣火点燃了火红的中国大地,奥运已经如此真实地影响着每个人2008的外部生活和内心梦想。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2008奥运媒介行为与奥运营销效果研究报告》显示,人们围绕奥运发生的个人行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层面是自我提升,其中有52.9%的消费者更加重视自己的言行,会去学习与奥运有关知识的消费者占到39.6%,13.6%的消费者会为奥运学习英语;第二个层面是分享,59.8%的消费者表示会与别人分享奥运话题;第三个层面是纪念,40.3%的消费者购买了奥运纪念商品;第四个层面是参与和奉献,其中21.7%的消费者参加了各种与奥运有关的活动,分别报名参加奥运会志愿者和火炬手的消费者比例分别是6.5%和2.8%。

  这些数据说明,2008奥运已经走进了人们的内心世界,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而围绕为奥运而改变的营销才是真正扣动消费者心弦的营销。因此,企业需要重视并深入挖掘消费者参与奥运的关键因素,了解消费者的心灵导向,揭示其内在的消费逻辑是奥运营销的核心,谁能够抓住这一点,谁就会最早到达目标。更多管理文章请登陆世界经理人。

  媒介:时间争夺与新媒体盛宴

  2008奥运期间,中国大众将全面参与到奥运比赛中,因此把握奥运期间媒介习惯,将可以找到那些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广告投放媒体,帮助企业在100天的媒体争夺战中获胜。调查显示,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有90%的人会增加媒体的接触时间。因此,2008年奥运会也将是各类媒体大显身手比拼实力的机会,媒体如何抓住迸发出来的公众的眼球,并将媒体运营和企业营销有机结合起来,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而在具体的媒介接触行为中,电视、报纸、网络成为中国消费者获取奥运信息的三大主要媒体,互联网的使用比例将与报纸相当,互联网传播的及时性已经在媒介争夺中展现出巨大威力。抓住互联网的营销机会,将可以帮助品牌踢好2008奥运的临门一脚。

  2008奥运同时还是新兴媒体的孵化器,当人们不能在家中收看电视转播的时候,替代媒体就应运而生。调查显示,消费者在移动场所中对于新兴媒体的使用比例将会增加,例如使用手机阅览奥运资讯的比例达到了13.6%,通过户外移动电视获取奥运资讯的达到了12.4%。“让奥运无处不在”是消费者的期望,而新媒体借此加大一些产品的测试和推广,比如手机的各种增值业务,促进新媒体的使用黏性,将可以挖掘出巨大的品牌传播商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261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