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企业管理 文章
磨练成就新领导

    管理者退休在即,继任人问题自然应提上议事日程。但今天讯息万变的经济社会里,管理者必须对继任人问题尤为关注。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继续改变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并影响企业组织对其领导人的给予和要求。随着任期的缩短,即使行政总裁们不考虑继任人问题,董事会也必然要考虑。


    那么,现任领导对培养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领导人应该做些什么呢?


    为找到答案,请看一项研究的结果,这项研究考察了两代成功人士--第一组年龄超过70岁,第二组33岁以下--他们都是从企业、专业团体、政府、学术界、军队和非赢利组织中挑选出来的。


    年龄超过70岁这一组因其毕生自我增值以及为企业注入活力的才干而引人注目。低于33岁这一组则代表着下一代领导人的希望和抱负,以管窥豹,通过他们可以了解下一代人的已知、未知和须知。


    老一代领导人,比如American Airlines航空公司的前行政总裁Robert Crandall,曾是the Girl Scouts of America的领袖、现任the Drucker Foundation基金会行政总裁的Frances Hesselbein坚持认为,立志成为领袖的人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他们更需要有经验。虽然老一代企业领导人并不公然蔑视专业学校,而且对学校教授的很强的分析技能褒扬有加。但是他们不相信商学院--或管理开发课程--能教会下一代终生当个好领导。


    有趣的是,多数低于33岁的领导者--他们中许多人曾就读于名牌商学院--却相信商学院的神气力量。年轻的领导者,比如福特公司的Elizabeth Kao,Amazon.com公司的Jeff Wilke,都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管理和工程双学位的毕业生,然而,他们也十分强调在工作中学习领导能力的重要。


    同样的,像EarthLink公司的创始人Sky Dayton,eGroups公司的行政总裁Michael Klein,Dan's Chocolates公司的创始人Dan Cunningham,都提到过渴望拥有使他们更快成为更好的领导人的阅历。


领导能力千锤百炼


    获取领导经验并不简单--可能比上一代更难获得。企业组织扁平化使管理层次减少、升职机会锐减,以传统方式学习领导的机会也少多了。况且,许多公司的员工年龄老化还意味着对领导岗位的竞争更趋激烈。


    尽管大家都尊重经验,但更一致的意见是从经验中吸取真正的智慧才是精髓所在。发人深省的是,被访的41名人士中从自己和同辈的挫败经历吸取了各种各样的经验教训,各自形成了独有特色、截然不同的领导方式。


    例如,一些75岁到80岁以上的老人经历过极度困难的时期,然而接受采访的来自the Greater Baltimore Committee(某非赢利组织)的Walter Sondheim和华尔街老将Muriel Siebert却在困难环境中脱颖而出,乐于冒险,并成为强有力的领导者。


    同样,虽然一些30多岁的人已经从起伏跌宕的网络经济中退却,但是年轻的领导者却正在汲取从破产中学到的点点滴滴,继而开办新的企业(实际上,有的人已经是第三次或第四次创业了)。


    对经验的讨论引出了两个问题。首先,传统式积累领导经验的机会越来越少,企业组织还可能创造出这样的机会吗?第二,有没有确切的程序,按部就班地执行就能当好企业领导?


    对成功领导者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成长的研究提供了答案。


    从经验中吸取智慧、培养洞察力通常在特殊的环境--“Crucible”中获得。字典中,Crucible的定义是"强大的知识、社会、经济或政治力量汇聚的地方、时间或环境;对耐心或信仰的严峻考验;在高温下融化物质的容器。"归纳这三个定义,“Crucible”指的是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而且往往是变革中获得的经验。基于研究结果,Crucible(磨练)发生在下列四种情况下:师徒交往自我反省深入异域失败受挫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270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