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企业领导者靠强制性命令和规则进行管理;现在,他们更注重采取措施,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团队合作,激发员工创造性。后一种方式提高了员工的团队意识,有助于创造一个令人愉悦的工作时空。这样的时空,本文称之为“热点”。热点可以是员工共同工作的任何时间和地点,其间员工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合作得以顺利进行。本文介绍一些国际顶尖公司创造“热点”的成功经验。
我们大多数人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因此,充分挖掘工作的正面效应很有意义。然而,众所周知,工作很多时候很沉闷,机械重复,充满办公室政治,竞争压力很大,我们非但不能从中得到鼓舞,感到兴奋,反而觉得筋疲力尽,心力交瘁。在这种情形下,个人和集体的潜质无法发挥,更不要说我们所服务的公司不断进行创新了。
实际上,工作可以是不断创新、令人兴奋的。与他人一起工作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积极性,在愉快工作的同时为公司创造价值。当我们真正投入到所从事的工作中时,就能体会到所有这些美妙的人类体验。我们称这样的时期为“热点”。
热点指某个地点或某段时期,其间员工配合默契,工作积极性高涨,不断创新,工作富有成效,并为此感到振奋。车间、团队、部门、公司、工厂、城市、行业、咖啡厅、走廊或是会议,即任何员工在其间合作愉快,并能充分发挥创造性的时间和地点,都可能成为热点。热点也可以指某段时期,其间员工相处融洽,从而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一心一意与公司休戚与共。
公司成为热点,将为个人和公司带来可观的价值。对企业领导者而言,挑战在于热点是自然而然出现的,很难加以控制和引导。要将公司打造成为热点,建立在命令和控制基础上旧的领导方式的作用微乎其微,可能还会适得其反。英国石油公司(BP)、IBM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等,都是雇员首选的工作地点, 他们的领导者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的成功案例表明,建立一种全新的工作生活是完全有可能的。
发现热点决定因素
对部分世界顶尖公司的研究表明,面对将公司打造成为热点时出现的挑战,每个公司都有各自独特的应对方式。
之前的研究中,有三个因素得到了反复重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第一个因素是,企业领导者往往投入大部分精力,努力创造令员工乐意甚至渴望相互合作的企业氛围。这种合作的意愿对第二个因素,即员工与外界合作的能力,至关重要。第三个因素是能够提出一个有号召力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员工潜质,从而提高公司的凝聚力。
以上结论为研究如何将企业打造成热点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基于这些线索,2003年,以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合作的本质及其对员工工作表现的影响为主题的大型研究项目,即“合作优势调研”,启动了。此次调研与17个公司的经理人合作,对分布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42个工作团队的500多名员工进行了调查,主要调查团队成员的工作体验、工作氛围、相互分工,以及他们对团队表现的理解。
显然,此项研究体现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思想。苏格拉底发现,遇到重大问题,向雅典大街上遇到的普通行人询问很有用。苏格拉底通过这些谈话对时事进行分析。他相信人们难免犯错,即使是身居高位的人,多数人一直以来坚信的信念也可能是错误的。原因很简单,他们从来没有从逻辑的角度来检验他们的信念。
在他这种提问的实践中,苏格拉底发现,虽然求证现存的假设和信念是有价值的,但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证伪。证伪要求运用推理进行假设验证。比如,这个提议背后的假设是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数据或证据来证明这些假设是否正确?哪些结论我们认为正确,而其实是错误的呢?哪些结论我们认为错误,而其实是正确的呢?这就是典型的苏格拉底式的问题,是进行严谨、理性对话的前提,对于企业领导者如何通过巧妙提问来激发员工潜力,具有启发意义。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