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企业管理 文章
创客的十八种死法

9月初的一个雨夜,我打了一辆专车回家。开车的年轻人,穿着专车司机标志性的白衬衣,看起来像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青涩,但不羞涩。车后座上放着几本册子,拿起来一翻,原来是本商业计划书,叫“未来的土地”。这是他故意留在后座上的,他曾在一个屋顶防水工程公司,受到启发,想做楼顶绿化。看我发现这本计划书,他在反光镜中闪过一丝得意的笑。他希望融到500万元,因为自己没有人脉,就专门在北京投资人聚集的地方拉活,希望能有一天幸福来敲门。

  这真是创业大时代最好的注脚。那份计划书粗糙到连非专业投资者也难以打动,但谁知道呢,也许他的热情能打动专业投资者,特别是,在2015年的北京。

  创业已经不是一个专业话题,而是大众话题。一个毒舌的讽刺是,创投无非是骗子与傻子的游戏,现在骗子太多,傻子都不够用了。不过随着资本市场变化以及几个创业明星公司迅速陨落,对热潮反思的声音也逐渐增多。

  “下半年死亡潮必将出现。过去几年出现的创业项目太多了,很多企业都急需下一轮融资来输血,但接盘侠越来越少,很多项目会因为融不到下一轮而死掉。”联想之星执行董事王明耀对《中国企业家》说。

  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在最近一次活动上直言,未来一年(到2016年年底),2014年融资成功的公司将有50%消失。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中国股市还好比烈火烹油,但6月下旬以来却急转直下。8月下旬,美欧股市亦未能幸免,相继大跌。

  资本市场气温骤降,让部分并不强壮的创业公司遭遇风暴之痛。

  在倪正东看来,上市公司的市值因二级市场行情变化平均蒸发掉50%-70%,很多上市公司此前是VC/PE的LP,因股市暴跌带来的资产缩水,也迅速让一级市场的投资热度冷却下来。根据投中集团数据,2015年第二季度,互联网行业VC/PE融资规模为37.89亿美元,环比下降50.36%;融资案例222起,环比下降10.84%。

  有人想到2000年的美国互联网泡沫。2000年纳斯达克股市指数一度达到4000点高位,资本陷入狂热状态。但2001年春节前后,纳斯达克指数开始下跌,一直跌到2000点。股票市场溃败,直接危及到硅谷很多创业公司。

  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认为,大部分年轻创业者缺乏寒冬生存技能。“他们生而觉得资本市场比较火热,觉得融资好像很容易,资本给的钱少就怎么怎么着似的。”王啸说。

  对创业者而言,钱确实不那么好拿了。此前,创投圈流传“C轮死”魔咒,也在向B轮迁移。从IT桔子监控的数据看,2015年第二季度共发生投资事件588起,早期投资(种 子天使到A轮)占到69%,B轮占比13%,C轮和D轮仅占4%和2%。能进入上升通道的公司本来就在少数。

  不仅如此,A轮、天使轮也将受到影响。本刊调查发现,从天使到A轮的融资门槛在抬高,融资额度却在降低,甚至腰斩。投资人普遍变得冷静、谨慎,融资周期明显拉长,以前可能每天100单就会有投资者买单,现在可能得1000单。

  成熟的投资人会将降温视为价值回归,而不会畏手畏脚。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认为,这次不会是一个大起大落的时期,市场经历了过热阶段,总是要回归理性,不会产生什么系统性问题。

  好项目仍大有市场。受访者无一例外地表示,遇到好项目一定会投。有时,市场低迷对好项目未必是坏事。回过头看,百度、腾讯这样的巨头都崛起于2000年前后。现在,精明的投资者已准备狩猎,试图在市场下行时,以更低成本获取更多好项目。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195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