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这些都不是假如,这个儿童节也不会上演大胡子与小灵通的最终篇。美国时间2007年6月1日深夜,UT斯达康总部传来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CEO吴鹰离职的消息。3日,吴鹰发表声明,称“原因是我在公司发展战略方面与董事会存在分歧”,并对被迫离开表示“非常遗憾”。
不仅吴本人,多数业内人士的第一反应,同样满是对英雄谢幕的遗憾。尽管小灵通是“符合现阶段国情”还是“浪费国有资产”的争论从未停息,但这位极富个人魅力的大胡子寄托了太多人的英雄梦,无论是去年此时坐在“赢在中国”的评委席,还是当年引领的海归创业潮。
“在今天的美国,有着成百上千的中国人在跟随着吴鹰的脚步,很可能有更多的人走上成功之路。”1998年,美国《商业周刊》将吴鹰评为拯救亚洲金融危机的50位亚洲明星之一。那一年,这位明星刚刚在浙江余杭开始小灵通运营。
更大的辉煌与无奈,都已由那场豪赌注定。而比赌场更残酷的资本市场,从不相信永恒,更不相信英雄。就在这个闷热的初夏,正沉浸于那三个伪命题的吴鹰,不得不从自己的英雄梦里一朝惊醒。
既生吴,何生亮
一个是创业先锋,一个融资高手,本来是天作地设的好搭档。不过,吴鹰与陆弘亮的故事远不是听上去这么好讲。
曾借钱给孙正义创办软银的陆弘亮,一直是活跃于中美IT界的老大哥。以他为圆心,陈天桥、田溯宁、唐骏及风投公司软银、Benchmark Capital等,构成了业内颇具号召力的创业投资圈子。这得益于他生在中国台湾、长在日本、学在美国的“国际人”身份,也在于他早在1991年就“发现”了沉睡中的大陆通讯市场。
当陆弘亮的尤尼泰克(Unitech)公司在北京成立时,吴鹰也回国在杭州成立了斯达康(Starcom)。经一位二人共同的朋友介绍,陆与吴的手握到了一起。1995年9月,UT斯达康(UTStarcom)公司由合并产生,陆弘亮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鹰任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副董事长,双方各持50%股份。
合并之初,吴鹰手中的股权已不足以支撑起他的绝对话语权,但他的英雄本色从未改变。
对外,大胡子几乎成为UT斯达康的代言人;对内,几乎所有重大决策都由吴传递给员工。陆弘亮则大部分时间在硅谷,几乎消失于公众及多数员工的视线中。而正是后者的努力,让UT斯达康先获软银投资,后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令其跨越式发展从无资金之虞。
外来资本保证了公司的扩张,也进一步稀释着吴鹰的决策权。当他一手制造的小灵通风暴席卷中国市场时,UT斯达康的市值一度超过了亚信、中华网、新浪、网易、搜狐五支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的总和。那一刻,公司上下无人理会同行们对这种“落后”技术的质疑。大股东们很满意,吴与陆也延续着分工合作的蜜月期。
吴鹰有一句名言: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你才能判断出谁是man,谁是boy!当小灵通开始放缓增速,而3G、IPTV等新业务又迟迟难以赢利时,吴鹰仍坚持着深耕中国、新老业务双管齐下的决心。后两个命题,在他看来从不是问题。
艰难时刻,吴鹰向员工证明了自己是man,而他与陆弘亮的默契却被日渐难看的财务报表耗尽了。
一场此消彼长的暗战,在董事会去年以来的三次人事反复中浮出水面。去年5月,UT斯达康宣布,其董事长兼全球CEO陆弘亮已向董事会提交辞呈,定于2006年12月31日离职,其全球CEO一职将由吴鹰接任。11月,董事会又取消了吴鹰任全球CEO的决定。
最新的一次,就是这个戏剧性的离职任命,原计划辞职的陆弘亮代替了吴鹰的位置,成为新一任中国区CEO,吴鹰则被迫从自己一手创建的公司黯然出局。
“鹰”的时代落幕?
连日来,吴陆的水火之势并未因一方离开而消退。
在上任后的首次员工大会上,陆弘亮直指吴鹰统率的中国区业务,称中国区工作不力导致小灵通市场份额下滑、且长期无法打开IPTV的市场局面。另一边,55万美元的离职补偿显然不是吴鹰想要的,他在声明中写道,“我对董事会还没有认真讨论过公司下一步战略前就急于要求我离开表示不解。”
不知吴鹰是否后悔自己曾说过的:“和陆弘亮合伙做生意,假如被别人陷害住20年监狱,你出来后,他不会少你一分钱股票。”那是在小灵通如日中天的2001年。没有当初这种可托付生死的信任,小灵通传奇有几分成为现实的可能?
吴鹰最清楚,并不先进的“无线市话”技术、稍纵即逝的市场空白他都可以一手把握,而财务与融资却是自己的短板、陆的强项。时过境迁之后,当吴鹰接连被自己主抓的IPTV、3G业务所套牢,原有的技术及市场天赋无法展现时,承担这一切的显然不会是陆弘亮。
这不是两个人的较量,这是资本夺回自己的权力。即使有人乘人之危,吴鹰也不能不回望自身。正是一直以来对决策权的强势,让他在最糟的时刻被迫一个人担起更大的责任。
对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吴鹰当然清楚。只是在长久以来的顺境中,董事会似乎宠坏了他,让吴鹰忘记资本的力量,将个人所持股份越来越少的公司仍视作己有。去年以来,业界盛传吴鹰力主将中国区业务从公司分拆出来,抓住中国市场上小灵通与IPTV的优势。无疑,这种“分离运动”已威胁到远在美国的高层及大股东们。并不意外地,吴鹰离职的消息也从去年传到今年。
对此,UT斯达康的中国区员工大多坚定地站到了“鹰”的一边。员工们都习惯这样称呼吴鹰。一位老员工说,“我工作11年,只哭过2次,第一次是家庭原因,这次竟是为鹰的离开。”另一位员工深情地回忆起多年前一次项目会议上鹰的发言。但任何一位经理人的走留,都是由资本而不是他们决定。
鹰走了,员工的心也散了。吴鹰留给公司的最大财富,或许就是他睿智仁厚的大胡子英雄形象。只是已走过创业期的UT斯达康,十多年来走不出一个人的光环,或许并非一个吉兆。
因此,在公司制框架下,这只是一则董事会任免经理人的再普通不过的消息。唯一可商榷的,就是该决定是不是会让UT斯达康的文化趋向保守?要知道,UT斯达康的起点,就是注定漫游不到未来的小灵通。“机会主义”冒险,同样可能令IPTV等新兴技术成为公司的下一个“小灵通”。
无论企业文化如何在稳健与赌性之间求平衡,唯一能确定的是:这是一个资本说话的时代,这个时代不需要“英雄”。
2003年,新浪创始人王志东,因与董事会的分歧突遭解职;2006年,港湾网络及其创始人李一男,被华为一并收入帐下;2007年,身为盛大绝对控股方兼创始人的陈天桥,决心将“家庭数字娱乐帝国”的梦想暂时搁置,回归最为赢利的网络游戏。
英雄难过资本关,他们都被动或主动地放弃了自己的大梦。吴鹰,不会是最后一个。不过,经历了羽毛与喙的痛苦重生,鹰走了还会来!就像卷土重来的乔布斯。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