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管理书籍也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想尽办法解决。可是很少有一本书能像《觉醒的年代》这样,轻声安慰我们:“我们身处的社会目前所遭遇的许多事情,远比我们所预期的要重大得多,而且更令人困惑与苦恼”;“悖论像天气,只能和它相处,不能解决它;只能设法缓和最糟的部分,掌握最好的部分,并以其为前进的线索。无论在生活中、工作上、社会上、国际间,我们都必须接受悖论,并赋予意义。”
这种关于悖论的感悟,来源于该书作者—英国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大师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20多年前看到的一幅雕塑作品:一件铜铸的雨衣,笔直站在那里,但却是空的。那天上午,汉迪参观了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总部,穿行在一排又一排的桌子、一间又一间的办公室之间,他觉得那里的人们正处于为了他们的角色而牺牲掉自己个性的危险之中。我们需要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也需要保持个性—这确实是个悖论。在生活中,这样的悖论比比皆是。于是对汉迪来说,这件空雨衣便成了人们无法摆脱的悖论的象征。
书中总结了当代社会所面临的九大悖论:智慧悖论、工作悖论、生产力悖论、时间悖论、财富悖论、组织悖论、时代悖论、个人悖论以及正义悖论。它们皆不可解决,我们只能管理,甚至妥协。很难想象,那种雄心勃勃的强悍而刚硬的人生,在遇到这些“困惑与苦恼”时,会生出怎样的无力感。所以,我们需要保持人生的柔韧和弹性。书中提到的“平衡悖论的三种方法”和“穿越悖论的八条蹊径”似乎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只是这些蹊径上闪烁着太多思想的火花,而且缺乏指引,读起来难免分神。
一向以组织解构者而闻名的汉迪,在这本书中视线上移到了哲学的高度,笔触甚至直指时间、空间这些看似永恒的话题。难怪9年前这本书被第一次介绍给中国读者时,人们会觉得这是一部纯粹的哲学作品。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