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改革就是激发员工士气
某家颇具实力的贸易公司,其大阪分店无论谁来当经理,业绩都搞不上去,成了“老大难”。
O先生调到这个分店当经理时,心里非常不愿意。这个店给人的印象非常糟糕;去拜访主顾时也听到不少抱怨;明知早上要对外营业,员工上班却拖拖拉拉;内部事务的处理也不完善;应收账款收不回来的情况比想象得更为严重。总之,这是一个烂摊子。
O经理重新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三个月之后,他把大家集中起来,提出了在三年之内使销售额翻一番的目标。在当天的会议上,他还随口多说了一句:“实现这个目标之后,就把办公地点从这个阴暗又不方便的地方搬到市中心去。”
会议之后,店内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反应。大家上班不再迟到,开会时气氛活跃,经常加班加点地讨论问题,销售开始快速增长。三年的目标,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同时也搬进了新的写字楼。
有一天,大家在一起喝酒,有个骨干员工说,在O经理来之前,大家就想改变常年亏损的局面。只是大家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必须搬到一个新地方换换心情,可是这几年,年年亏损,所以一直难以启齿,进退两难。O经理听了这番话,感慨地说:“这次并不是真正的成功,不过是侥幸罢了。”
O经理通过改革激发了部门内部的活性,使业绩发生了巨大的改观。
一个干部来到某部门担任领导之后,该部门内部气氛突变,一些意志消沉的人都振作起来,积极工作,业绩大为改观。这种情况在很多公司发生过。管理者必须能够改革团队的思想,激发员工的活性。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产生比提高团队的工作积极性更显著的成果。人的力量,远远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它可以使业绩发生惊人的飞跃。
缺乏活性的原因
一般而言,导致部门缺乏活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环境原因。工作散漫,花钱大手大脚,情绪消沉;虽然四面楚歌,公司上层却不采取行动,招致下属的不信任;由于解决问题的措施不当,大家误解了公司的意图等等。总之,外部因素会引发各种不信任或人心涣散的现象,降低员工的活性。
另一个是人的原因。有些经营者或者部门领导思想及行动落后,导致人心涣散。部门内部有一些人不好好工作,破坏了风气,可是领导却听之任之,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会把不信任的矛头转向领导,撂下工作不管。领导有失公平、管理者用手中的权力压制下属,这些现象都会导致大家对工作漠不关心。
环境原因与人的原因会相互作用,使问题更加严重。如果对人的原因置之不理,会招致下属的不信任;如果对环境原因处理不当,同样会让下属对整个公司及领导失去信任。
日积月累之后,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这种不信任转化为自卑感或无能为力感,进而限制大家的行动,缚住自己的手脚。前面谈到的大阪分店的实例中,在O经理上任以前发生的不良局面,由于处理不当,导致这家分店成了公认的“老大难”。
如何化解这种恶性循环形成的不良局面,重新创造出新的素质?这是活性改革的关键。
先了解清楚员工到底在追求什么?
开展活性改革最重要的时机是管理者来到新部门担任部长之后的头几个月之内。
新官上任时,下属们常常会很紧张,很关心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会说些什么。这种时候,下属对管理者说出来的话非常敏感。但是,过了一年半载之后,这种紧张感就会松弛下来,下属们知道了上级是一个怎样的人,神经也不再像刚开始那样绷得紧紧的了。总之,重要的是,风气改革必须选择在大家反应积极的时候开展。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