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企业管理 文章
玩转奢侈品牌的五条法则

 法则一:探索奢侈品的特质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奢侈品”其实是一个舶来概念,指的是英文中的luxury。什么是Luxury ?牛津高阶辞典如此解释:昂贵的、令人享受的但并非必需的东西;剑桥高阶辞典如此解释:昂贵的但并非必不可少的东西,拥有它令人愉快;韦伯斯特辞典的解释则是:使人增添愉快或舒适的但并非绝对必要的东西。昂贵、愉悦享受、非必需,是这三个定义的共同要素。

  从商业的角度看,顾腾认为,“如果不分析奢侈品的商业历史,我们就无法谈论今天的奢侈品生意”。

  实际上,奢侈品最早是家族手工艺作坊/企业专门为最富有的人群制造的独家产品。比如,创立于1847 年的卡地亚品牌,其产品就是由卡地亚家族专门为皇室贵族打造,曾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赞誉为“国王的珠宝商,珠宝商的国王”。

  工业革.命的爆发,技术的改进,海外探险及殖民冒险,带来了特殊材料,催生了旅游业。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爱马仕(Herm&egra.ve;s)、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卡地亚、蒂芙尼(Tiffany) 等品牌纷纷创建起来。

  顾腾认为,这些传统的奢侈品家族突起的背后,有着四个驱动力量:家族式手工艺企业、发达的技术及社交本领、众所周知的高质量、富裕的客户。

  如今,奢侈品/ 品牌进入了全球化和信息传播技术革.命的时代。当顾腾30 年前初次来到香港运营卡地亚品牌时,他需要中转四次飞机才能到达香港。那时候没有手机,和总部沟通的最好方式是电报。在员工的压力下,他想买一台日本生产的传真机时,却发现它和法国的系统无法兼容。相比之下,在今天,任何消息和信息,任何对奢侈品牌的抱怨,都会通过新技术瞬间传遍全球。“我们不能以与过去一样的方式做生意。”顾腾说。

  在这种背景下,大多数全球性奢侈品牌经由悠久的历史积累,树立了品牌意识,并且建立了遍布全球各地的旗舰店。

  回望历史,高质量、专享、昂贵、愉悦、非必需等特质,让奢侈品经久不衰。放眼未来,理解这些特质将帮助奢侈品牌有效定位。没有这些特质,产品只能是平常品,绝不是奢侈品。

  法则二:把握奢侈品的市场

  中国是一个又老又新的市场。虽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但是奢侈品或任何新生意的市场向世界开放仅仅就在30 年前。顾腾表示,奢侈品零售业务更是直到21 世纪初才起步。

  中国又是一个发展迅猛的奢侈品市场。在顾腾看来,在过去15-20 年间,中国市场更加开放,到如今发展成为奢侈品的主要市场。“中国市场在10 年内做了西方需要15 年才能做成的事情。”

  麦肯锡公司和贝恩公司的研究结果都印证了顾腾的看法。根据麦肯锡公司的研究报告,1998 年中国奢侈品消费仅有50 亿元人民币,2008 年快速增长到550 亿元,即便是全球经济衰退的2009 年也实现了640 亿元的消费。

  这份研究报告显示,2010-2015 年,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年均增速将达到18%;2015 年中国市场将实现奢侈品消费1800 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奢侈品市场20%以上的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贝恩公司的研究发现,2012 年,大中华地区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仅次于美国。该项研究还发现,这一年中国人购买了全球约25% 的奢侈品,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

  贝恩公司指出,中国消费者已经从一个发展中市场的消费者,提升为全球性的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和购物行为的变化,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奢侈品行业的核心问题,世界上最大的那些奢侈品牌都必须成功应对。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370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