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人事猎头 文章
请将绩效考核回归经营

绩效考核做为一种管理行为,本身是一种成本,成本要有,但是不能多,从回归经营的角度来说,我们一定要以经营导向去判断每一项绩效考核活动的初衷和目的,一定要以砍成本的决心去反思考核指标的必要性:我们有必要对设计的每项考核指标做出询问:


l  这个考核指标有必要设置吗?它的达成会带来什么变化或者效益成长?这个考核指标是否可能不做呢?


l  这个考核指标所达成的行为会带来绩效吗?真得会对经营结果有帮助吗?真得会给业务带来支持吗?真的会支持战略吗?


l  这个考核指标真得是客户要求的吗?会给客户带来价值吗?是不是会和客户的本质需求产生偏离?


我们在考核上有太多的考核指标是似是而非的,只是管理者为了便于管理、便于控制,甚至还会因为某些岗位因为指标少,而去找一些指标来做丰满处理。这些工作导向性的考核需要被抛弃,需要向经营看齐。


对于职能部门要强调职能工作开展所带来的实际的客户与业务变化,通过业务、客户的价值感受的变化,来体现职能部门的价值。职能部门的考核与一线部门的考核要形成捆绑,经营者不应关注职能部门做了什么?而是应去关注一线部门哪里在成长,通过一线的成长体现职能部门的存在价值,职能部门的考核指标应用相关联的一线部门指标所代替,一项指标可能会通过一线部门的多个指标数据复合形成。职能部门的考核应该象现在的咨询服务,不再重视方案,而是更加强调实际问题的解决所带来的变化。


但是注意:不是职能部门的所有考核指标都要和业务捆绑,只有该工作指标会直接影响或决定客户的业务、业绩或行为变化时,才会进行进行捆绑。这种捆绑考核不一定是月度考核,当结果短期不能体现时,可以季度考核,当达到要求时进行考核兑现,或者实施项目考核。


如培训是和业务能力直接相关的工作,应直接以被培训队象的业绩变化进行考核,如业务人员业绩提升率10%,奖励1000元;这个如果当月有明显变化,可以月度考核,否则可以隔月考核或季度考核。如果没有实质动作,则要处罚。有动作,但没有效果,应去评估培训的方法与能力等问题,而不要简单的以处罚来做结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165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