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是很重要的,但却不容易做到。很多时候我们会只花一点点注意力在当下发生的事情上,但同时又‘走神’,”希克曼拿自己举例,比如正在接受采访的他,很容易同时在想接下来要说什么,甚至下午要干什么,明天的课程要教什么⋯⋯诸如此类。这样一些思维游走,无疑会影响采访的效率和结果,“但是,练习静观后,我会先深吸一口气,放松下来,把各种关于过去或未来的担心、杂念放下,集中注意力在当下的谈话上。”
有一个小游戏,叫“粉红大象”,希克曼很喜欢用在他的静观课程中。从游戏一开始,他就不断地要求学员别再去想一只粉红色的大象,结果大家满脑子都是各种粉红大象的形象,挥之不去—“一旦你刻意地不要想什么,你其实已经在想它!所以,最好的排除杂念的方式,不是提醒自己不要想,而是知道它在哪儿,但不去注意它。一旦你真正放下杂念,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在当下、在此刻,很多事情的结果就会不同,而这正是静观带来的妙处。”
静观是一种人类共有的能力
世界上有很多种关于静观、冥想的实践,比如印度超在禅定派(Tr a n s c endent a lMeditation,简称TM),受到包括大卫•林奇(David Lynch)、披头士(Beatles)等众多好莱坞明星、导演的追捧,主张一天进行两次30分钟的超在禅定派修炼;气功,中国传统的能量治疗,不接触病人就能治愈疾病;瑜伽,通过调整呼吸和伸展身体等方式达到身心平衡⋯⋯每一派都有各自的好处。然而,静观不仅应用最广泛,在学术方面也最热门,凝聚了最多的科研成果。
哈佛医学院和德国基森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几十年来关于静观、冥想的研究报告整合|成一份综合报告(参见2013年第6期《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它解释了静观和冥想如何通过不同的神经和观念系统相结合而产生作用,其中包括:注意力调节、身体觉察、情绪调节和自我认知的转变。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当它们同时起作用时,将会提升自我调节的能力,一种能控制我们“思想、情感、行为或注意力”的能力。
报告进一步解释道,觉察是练习静观的基础。通常来说,它被描述成为“留意当下”或“留意此刻”,意在学习如何专注于当下的身体、情感反应以及外部环境刺激。通过学习控制注意力,我们可以将注意力延长一段时间,来提高“化解冲突”的能力。比如,报告中就有数据显示,这种练习可以提高学生GRE 考试成绩。
具体地说,一次典型的静观练习是这样的:“坐下”是静观的第一步。无论在哪,每天15 分钟或一个小时,可以是单独地,也可以和一个练习小组一起。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注意呼和吸。不可避免的,你的大脑会走神,这时候静观就开始起作用了。你很容易因为缺乏专注力或抓不住大脑中各种闪念而感到挫败,不必在意它。取而代之的,是训练自己去观察自身的想法或情感,带着一种好奇心来接受它,然后平静下来,让注意力继续回到呼吸上。
“只要呼吸,就有好和不好的事情围绕着你。我们会集中注意力在好的那部分上,让你不受那些不好的事情影响。我们会在静观中练习这种技巧,”希克曼睁大了双眼,补充说明道:“好消息是,静观是一种人类共有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它和训练一项体育技能并无不同。几乎所有的心灵训练都在某个方面和静观有联系,它不是某一种宗教或派系所独有的—这也是我为什么热爱这项工作的原因之一!”
静观训练有利于公司的健康运转
如果让经理人反省一下,上一次把某件事情搞砸的情形,通常来说,当他冷静地坐在办公桌前思考,他总会发现自己本可以处理得更好:如果我不是那么心骄气傲,不会失掉那份订单;如果我当时不那么生气,应该挽留那个老员工⋯⋯其实,从事情发生到现在,他并没有额外学习任何知识,他早就拥有足够的智慧去处理。只是,在彼时,他无法调动这些资源,因为他很难过、很生气,根本无法评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除非他冷静下来。而练习静观,就可以帮助经理人在事件发生的当时当刻就冷静下来,做出正确的判断。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道了在美国通用磨坊公司展开的一个静观课程。珍尼丝(Janice Marturano),通用磨坊副总顾问,这样来总结参与课程的感受:“静观训练我们的大脑,让它更专注,能更清晰地去看,更有创造力,并感觉到与周围人和事有更深的联结,一种对我们自己、对我们身边的人—同事、客户等更深的同情心。”超过400 名员工和250 名管理人员参与了通用磨坊的这个课程,并进行了静观训练,结果是令人惊叹的: 83%的与会者说个人生产力得到提升,在参与课程的高级管理人员中,80%的人认为自己能更好地做决定, 89%说他们变得更善于倾听。
在正式研究和非正式自我报告中都显示,练习静观的经理人,头脑会变得更清晰,更灵活,更善于倾听,因此,做出了更好的决策。作为静观的副产品,提升了的情绪修复能力以及自我觉察能力,反过来有助于成就更高效和更鼓舞人心的团队领导。
在员工层面,静观课程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更为广泛。加入了静观和冥想的减压课程,让员工的压力水平和整体幸福感得到了显著改善,而这直接影响医疗费用、留任率、员工满意度和整体敬业度。经理人都喜欢看ROI,根据《盖洛普商业杂志(Gallup Business Journal)》的计算,压力低、有强烈幸福感的员工,比那些在痛苦中挣扎的员工,离职率会降低35%,以一个10,000 人的公司来说,这代表$1950 美金的成本;医疗保健的相关费用会降低41%,以一个10,000 人的公司来说,这个差异数额是将近30 万美金。
如今,很多著名的大公司,像谷歌、安泰、通用磨坊、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和塔吉特已经将静观和冥想的带进公司。四分之一的美国大公司开展了某种形式的减压课程,他们中的很多包括了静观和冥想的训练。各种类型的公司都已经接受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静观训练有利于公司的健康运转。
静观在生活中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希克曼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工作很忙,而他的三个孩子正值青春期。尽管这样,他还是会找时间正式地练习静观,每天一次,每次大概三四十分钟。希克曼太太也学习了静观课程,而这无疑有益于家庭关系的和睦。和很多家庭一样,希克曼夫妻之间出现不同意见时,也会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辩,“这个时候,我会要求暂停一下,并不是说我就投降、让步了,”希克曼笑着说,“我会用停下来的时间,也许不过是三五秒钟,想一想,到底应该怎样回应对方?而她也会回答说,好的。如果我们没有很好地运用静观技巧地话,很容易变成激烈地争吵。”对待孩子们,当他们遭遇青春期的各种伤心失望痛苦时,希克曼会教给他们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做个深呼吸,从一数到十。“这就是一种静观的练习,沉下来,然后回应。事情未必都会变得完美,但孩子们可以更好地处理一切。”
除了应对日常生活中争吵、失望等种种琐碎,静观在面对生死、存在等宏大主题时,同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力量。
麦克莱恩(MacLean)博士十年前就开始练习静观和冥想了,当时她还是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神经学系的本科生,后来她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继续她的学业,开始为奢摩他(Shamatha,梵文“修止”的意思)项目工作,这是迄今为止,关于静观、冥想对大脑有何影响的最大最广泛的一项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参与调查的人们真正经历了什么,她开始第一次正式的静观。长达一星期的加强练习,让她从此感受到静观的魅力,之后开始每天在家练习。
麦克莱恩一直有焦虑倾向,她害怕死亡,有飞行恐惧症,如果有人迟到或生病,她总是有最坏的预测。通过静观和冥想,她渐渐地明白了问题的来源,“感觉像是把真相从深层自我中拔出来。”她说。之后她选择勇敢地面对这种恐惧与焦虑,直到它让步于一种“清晰、明亮、充满同情心、安全”的感觉。
前段时间,麦克莱恩面对了更艰难的考验,她的妹妹被确诊患有癌症,余日无多。人生中,最痛莫过于丧亲吧。不过,麦克莱恩相信,静观和冥想能帮助她建立起一面精神上的盔甲,她训练自己:“不再去想我是世界中心,不再去想这个世界是为我而设的。”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当她坐在临终妹妹的床边,麦克莱恩感觉自己准备好了。“我能够陪在她身边,心无杂念,内心澄明,同时充满了爱。”她回忆道:“我没有太多的精神包袱,或者说自我期待,大部分时候,感觉起来这像是自然而容易面对的事情。”她意识到这可能超出某些科学认识的范畴,当被问到如何解构自我,麦克莱恩总结自己经历的是一个“不断放手”的过程,“最终,要放弃的是一种对事物的固定认知,然后你才可以开始解构自己。”所有这些并不意味着她对悲伤免疫,她的确经历了“相当快而密集”但没有判断或界限的悲伤,丧亲之痛是已经发生在她身上的事件,她完全地拥抱它,然后放开它。
有关静观的这一切,听起来似乎很抽象,容易让人迷惑,而且,坦率地说,有点可怕。不过,就像希克曼和麦克莱恩博士强调的那样,它听起来难,做起来容易,一旦你了解了,它会变得非常有用,并且在多数情况下,令人难以置信地舒服。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