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你这样的领导者,工作内容可不只是出席会议、回复语音和电子邮件信息以及设定未来一年半或者三五年的战略等等。为了尽可能地提高生产力,你需要每天进步一点点。这种职业发展已经超出了基本的自我管理范围。它可不是高效授权或有效地进行演示之类的软技能,或者你能够从其他电子表格或电子邮件函授课程中能学到的技术技能。进步的意思是改善或超越—在越来越讲究承担责任和优化潜力的时代,进步是领导者理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问题很明显:优秀的领导者是怎么做的?他们是在习得这种技能后反复运用,从而登上组织中的高位,还是很自然地顺应与生俱来的本能,坐上现在的位置后一直保持至今?
高效领导者都赞同以下这种特定的思维:他们会尽力满足一切条件,以实现日复一日的进步。
以下四点可供你在审视自己过去的领导经历时使用。每一条后面有一个小小的检查清单,用来帮助你在下一年的每个季度进行自我审查。这一工具或许还能作为指南,帮你优化组织分配下来的工作,还能帮你提高职业发展经历的自我引导技巧。
1、从自我进步开始
“个人生产力是什么?”是无数企业管理书籍和世界各地商学院的领导力课程都会探讨的核心问题。笔者最近在一个经理人教育课程的宣传画面中看到,学生们远涉10,000英里以学习谈判技巧和高绩效团队的领导手法。这类主题要求领导者以最大的效率和效果来工作。彼得·德鲁克在1959年写道:“在如今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要想在工作中发挥生产力,就要应用愿景、知识和概念—更多地以思维而非行动为基础。”所以,这也很自然地引出了一个问题:“基于思维的工作是从何处开始的?”笔者认为它始于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方式。
当闹钟响起,新的一天开始时,你的身体和精神都会进入常态。“我通常做什么”和“我今天需要做什么”这两个问题不断地相互竞争,并维持着微妙的平衡。那么,你要怎么做呢?一句话,要专注于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有许多事需要你额外付出努力或全力以赴才能做到。首先,回想一下2012年的奥运会。参赛的运动员都经过了长年累月的训练,来换取赛场上几分钟甚至几秒的辉煌表现。你想象一下赛事开始前24小时内会是怎么样的?要笔者来猜的话,他们应该是在尽一切努力确保自己在第二天能发挥出最理想的状态。
现在,列个简短的清单,写下你今天能做哪些事情以提高明天的生产力,可能只需要列8至12点就行了。你该去查看什么,该跟谁谈话,该去什么地方,该做什么事?然后,在接下来的五天,每天早上花几秒钟时间盘点一下,然后问自己:“我能做什么事情来让今天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