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企业管理 文章
培养政治智商

 不管你做什么工作,当你的技术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能够使事业更上一层楼的就是政治智商了。许多优秀人才正因为缺乏政治智商,得不到关键的支持,而不得不让位于那些深谙此道的同事,眼睁睁着看他们飞黄腾达。

  有时候,政治会涉及到打擦边球,或者要求你做出一些变通。不过更多时候,政治是为你的意见找到一个更好的支持平台,是知道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方式,对谁说一些什么样的话。问一问自己下面这几个问题:

  ● 你是不是能够有效地影响别人对你,以及对你的意见的看法?

  ● 你是否具备化敌为友的能力?

  ● 你能否早在结果产生之前就对其加以控制?

  ● 别人会不会认真听取你的意见?

  ● 你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合适的方式提出你的意见吗?

  ● 你有没有融进公司内部的交流圈?

  这些政治技巧决定了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前程,不过这还仅仅是开始。政治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你对工作是否有安全感,就取决于你是否有能力影响别人对你以及你的意见的看法。

  培养政治直觉

  真正深谙政治之道的人都拥有政治直觉。他们能比别人看得更远,看到更多。他们对周遭环境的感知敏锐得不可思议。微小的肢体动作、话锋的转变,以及瞬间的情感表达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

  直觉是一种特别的能力。少数能够凭直觉沟通的人才拥有这种技巧。这些人非常善于思考,从来不会想当然地采取行动。

  直觉的培养,要求你具有看穿事物规律的能力,并且能够广泛接受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情感的暗示等等。

  具备了政治直觉,你就能够发现别人察觉不到的线索,从而感知某项政策会在何时发生改变;你会比别人先发觉有人在说谎,有人在推卸责任,有人在设陷阱,有人在掩饰不可告人的一面。你的直觉越强,就能越早辨别出这些行为。一旦你建立起“早期政治预警系统”,别人就很难占到你的便宜。

  要想培养政治直觉,你可以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采用寻根问底的方法。具有政治直觉的人会问很多问题:“你为什么这么想?你有没有想过别的可能?”在做出反应之前,他们会先思考某种情况可以有多少种解释。他们已经习惯于三思而后行,而且对其他人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

  那么,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第一步,是要建立一个“红色”警报。当你说得太多,问得太少,或者当你假设得太多,却询问得太少时,这个警报就会响起。一旦你发现自己正在仓促地做出判断,或者没有询问足够多的问题时,马上停止一切行动!

  接下来,就要把这种寻根问底的方法演变成自己的风格。下一次,当你在与别人的交谈中发现有些情况不妙,而结果又可能影响你的职业生涯时,就要多问些问题了。不过,提问要有技巧,不要让人觉得你好像在盘问他。而且,提问的对象要选对,应该是那些有可能向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人。

  在培养直觉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围绕关键的信息提问而不会跑题。绝大多数人心里想的,总是自己要告诉别人些什么,而不是自己要问别人些什么。知道自己最有力的观点当然很重要,但是了解对方的想法更加重要。如果没问出别人的想法,你所谓的最有力的观点也只会不堪一击。

  有位CEO很不幸地养成了一个恶习—为了表现自己的领导权威,喜欢当众粗暴对待反对他意见的人。对他而言,询问别人是懦弱无能的表现。因此,他不愿意征求别人的意见。这就让他的对手更加看不起他。于是他改正了这个习惯,每当他想要对别人说些什么,或者想言辞激烈地驳斥别人的时候,都会先停下来想一想自己要说的话。就是这段短暂的思考让结果大不一样。

  有一次,一位董事会成员生气地对他说:“没用的,我们已经试过了。”这位CEO顿了一顿才回答:“既然你知道这样做行不通了,那你觉得现在我们应该做哪些改变呢?”这类问题将批评者推上了专家的位置,使得话题得以继续讨论下去,并且还可能令双方对前面失败的教训做出建设性的评估,反败为胜。那位CEO也可以这样问:“从那次失败中我们学到了什么?”至少,提问能帮你赢得思考的时间。提问遏制了我们想要显摆自己很内行的表现欲,还能帮助我们获得宝贵的信息,让事情更加清楚、明白。所有这些表明,提问是政治高手的秘密武器。

  具有政治直觉的人还会做一件事,就是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不是符合预期。要想在一家公司站稳脚跟,了解“这里的做事方式”是极为重要的。当事态不妙的时候,直觉就能嗅出危险的信号。

  打造同理心

  直觉还包括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去体会他们的感受。这一点很难做到,尤其是在如今这种讲究“大踏步前进”的环境下。不过,同理心也是可以学会并改进的。与直觉的培养相同,你首先要有能够吸收各类信息的开放心态,要对观察这个世界保持强烈的兴趣。

  有效运用同理心给你带来的政治优势是,能够深入理解别人的想法。“如果我是他,那我现在会是什么感受?”这个问题要求你走出自己的精神世界。

  同理心并不是用来判断人的,而是为了帮助你探索人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在试图用同理心去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要克服一种习惯性的倾向,就是把自己的判断强加到别人身上。通过提问和观察所了解到的情况,靠草率的假设是得不到的。如果我们去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就相当于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桥梁。

  同理心连接起了双方的内心世界,让双方都能够预见到对方的行为。因此,同理心有两个好处,一是让我们了解为什么某人会从某个角度来看问题,二是我们可以预见此人接下来会怎么做。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8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