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人事猎头 文章
企业应怎样建立自己的组织结构

在企业控制的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几乎所有的企业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人”展开,企业的战略、愿景、规划、计划等,都必须通过“人”去实现,而这种实现应该是有序的,要实现这种有序,就应该建立适合于企业自己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规定管理体系的元素构成和关系,这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组织管控的基础。

按照组织经营战略目标实现的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在企业内部建立严密的组织体系,是管理职能之一“建立和维持、保证组织内部生产关系”的重要工作,也是进行企业组织建设、理顺管理关系、有效实施组织管控的关键环节。怎样建立自己企业的组织结构?并能够使之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需要,符合企业经营战略的需要,更符合企业实施有效管理需要,这是企业领导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建议:

1、组织结构设计必须在企业经营战略指导下,按照目标实现必须的系统工作支持,用工作结构分解(WBS)方式确定。根据企业战略确定的目标,按照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经营环境的需要和从事行业的特点,分析目标实现必须的任务系统、工作内容,通过工作结构(WBS)分解,组织结构设计,确定职能部门和重要管理岗位配置。组织架构成果通过组织结构图和相应的岗位职责、部门职能界定体现。

组织结构的推出必须与自己的经营战略一致,并坚持适合企业战略的原则,与组织现状有符合,但也必须有前瞻性,反映组织的职能构成和管理关系、反馈关系。结构设计应该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适合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在不同的阶段实施,为了实现不同的目的展开,按照“实践检验、逐渐推进、持续改进”的原则推行。组织结构设计必须明晰管理关系和组织内部的信息反馈系统,主要是回答“干什么?谁干?”的问题。

2、组织结构设计应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管理目标实施”为前提设置。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对工作关系形成的一个公式系统,反映的是组织与社会结构的对应或者呼应,反映的是组织内部的生产关系。组织结构支撑企业组织生产、技术、管理及其他活动,是构成企业有效经营管理活动的骨骼体系,是企业实施组织管控、制度管控、绩效管控的基础,是分层分类设置责任制的运筹依据,它包括如何进行资源的分配和整合的精神。

在信息化时代,基于信息化的交流、沟通、反馈平台的支持,组织结构设计应该打破过去机械化时代对团队能力使用的传统认识,按照“扁平化”管理设计组织结构。在信息化的组织里,可以实现信息各平台的交流和沟通,这个效率就是非常高效的生产力、胜利的保证。实际上,有些决策在逐级报告过程中,中间环节仅仅是“传声筒”,我们可以在不违反组织管理体系原则的大前提下,规定哪些属于某项职权范围内的处理权责,利用流程和程序界定,这就会大大的提高组织团队的决策速度。

3、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与发展的阶段相适应,与组织阶段性掌握的资源相匹配,根据主导业务的共性特点和工作结构特点展开。组织结构设计者必须明白,组织结构是符合战略的阶段性目标实现的过程产物,绝不会一成不变,它会随着组织战略实现的目标变化被经常性调整,“变”是适应,“不变”是稳定的需要,变的过程依然是应该遵循“实践检验、逐渐推进、持续改进”的原则。

组织设计的内容包含组织架构设计(静态)和保证组织正常运行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动态)的设计。有些所谓的管理经营者,喜欢用固定的思维模式考虑问题,片面的强调一点,不懂用自己所能把控的资源来对组织结构的适应,而是有些“刻舟求剑”精神,坚守已经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操守”,不懂在“不变”的前提下,是可以做些“微调”,总之一句话“活人别叫尿憋死”。

4、正确的组织结构设计,必须科学地规定组织设计的程序。不论是新设立企业的组织设计,还是持续改进对原有组织构架的调整与完善,或者是因组织目标或原构架出现较大问题的重新评价和设计,都应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⑴ 设计原则的确定:必须根据企业的目标和特点,确定组织设计的方针、原则和主要参数;

⑵ 职能分析和设计:确定管理职能及其结构,层层分解到各项管理业务和工作中,进行管理业务的总体设计;

⑶ 结构框架的设计:设计各个管理层次、部门、岗位及其责任、权力,具体表现为确定组织的系统图;

⑷ 联系方式的设计:进行控制、信息交流、综合、协调等方式和制度设计;

⑸ 管理规范的设计:管理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和管理工作方法设计,作为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

⑹ 人员配备和培训:根据组织架构设计和架构对组织人员的要求,定质、定量地配备各级各类成员,并实施组织培训;

⑺ 激励制度的设计:设计部门和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与方法,设计精神激励和工资奖励制度,设计人员的职业规划和培训制度;

⑻ 反馈和修正:将运行过程的信息搜集与反馈,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上述设计进行修正调整。

5、房地产企业的组织构架设计应该围绕着主导业务展开,作为集团规模管理的公司应按照项目启动和项目实施两块展开,集团的组织结构约束项目子公司的组织分解,按照执行与监督分离的原则,有效解决权力与约束,解决信任与监督的关系问题;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合理分配资源及其配备,合理划分集团与子公司的管理范围。作为单项目公司或者中、小企业、经营范围不大的组织,应围绕着工程项目和销售等主导业务,按照有效“责、权、利”展开。

组织架构设置的目的就是要求组织内部的成员,依靠以下几种方式在一起开展工作:

⑴ 分配好工作项目所需要的人员、物资、资金,通过岗位说明书、工作计划、组织构架图所规定的权利结构来建立作业管理和沟通的方法;

⑵ 让员工了解计划、法规和生产步骤、生产标准的要求;

⑶ 依托信息管理和信息沟通的系统,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决策和解决问题。

组织结构的管理关系应该明确,管理层次根据组织的特点决定,部门的设置根据系统工作结构分解确定,重要岗位会因事设岗,因人(管理水平和能力)决定管理的跨度或者先设岗待人。组织架构由组织各组成部分的管理关系和组织的构成,反映的是管理关系和反馈关系,不回答管理职能的岗位职责、部门职责。组织架构与确定职能、职责的岗位说明书、其他管理制度、流程和标准,共同构成组织的结构体系。

企业内部可以利用网络建立自己的局域网来较快掌握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和反馈,这是与机械化时代在组织管理方面最大的不同。有了便捷的信息沟通和反馈的渠道,就可以组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克服传统大企业组织的“臃肿”和效率的低下。这同解放军提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道理一样,前提是组织自身必须有所认识,并可以利用现在的信息交流资源,走出这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434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