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月薪2W,逃离北上广深
这个十一,我去杭州边上的一个县城参加一位远房亲戚的婚礼。小伙子姓王,硕士毕业,5年来一直和女朋友在上海工作。据说这次婚礼后,小夫妻已经打算辞掉上海的工作,回老家发展。
原因很简单很残酷:在上海,已经留不下去了。。。
小王是他们家里的骄傲,上的大学虽然不是985和211名校,但在上海也是一本重点大学。本科学的是计算机,研究生读的是信息管理。毕业后,在上海一家大型通讯企业工作。
小王最早工作时的起薪是6500一个月,在生活在县城的父母看来,完全是份高薪工作。一直来,小王工作也很努力,据说,他现在的薪资已经提到将近2W。
但最终,还是只能无奈地逃离北上广深——结婚、买房、生子、教育,小孩出生后的照顾以及和年迈父母间的相互照应……想想这些,都让小王所谓的“高薪”有点捉衿见肘。
小王的妈妈,夸小王最多的,除了努力外,就是节约。
小伙子自己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平时很注意省吃俭用,和女朋友在一起也没有什么高档消费。偶尔和女朋友出去旅游一趟,去的都是上海周边游,住的也都是经济型宾馆。
小王把省下来的钱都存起来,买基金,买理财产品。用小王妈妈的话讲——
“他真的很持家。”
但是,小王在上海还是买不了房,只能回老家。
如果,我能早点碰到这位远房亲戚的话,我会跟他讲:你的一切错误,在于你对资产的配置上。
02
存钱,买基金,几乎不可能致富
这让我想起前阵子被刷屏的那组扎心广告:“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
除了用“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这种三观不正的表达外,这段文案的最大问题,在于——
它对于年轻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如何致富,给出了错误的引导。
这组广告,用文案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描绘了很多年轻人日常生活中的窘困场景,而最后的导向,却是让年轻人存钱,存余额宝,买基金,买理财产品。
大家知道,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大概是3%~5%;而指数型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大概在5%~15%之间。由于国内资本市场零和博弈意味浓重,最后,多数基金是无法跑赢指数的。
我曾在公众号“理财不二牛”看到一个真实的十年定投案例,说一位在工商银行工作的唐先生,十年坚持定投一个叫东方精选的基金,获得了不菲的收益。
下图是唐先生的定投记录,他每月常规的定投金额在2500~3000左右,偶有高低波动(1500、1.2W和3.15W),十年累计投入34W元。
期间,唐先生曾3次赎回基金合计约20W,定投十年后的余额为32W元。
假设当时唐先生没有赎回那20W的话,那么同样按照红利再投资模式,估算其最后的余额大概应该在65W左右。
也就是说,十年定投的累计净值增长为1.9倍。
说实话,在实际通胀将近10%的情况下,这个收益水平,只能说勉强保值。
而这位唐先生心无旁骛的十年定投故事,在存钱买基金界,估计已经可以堪称经典——更多的人,是没有唐先生那种定力的。
我的一个朋友,X君,外资企业白领小主管,收入还不错,平时过日子也算精打细算,每月都有2、3W元的结余。
他也是长期买基金的那种类型,前几年股市不好的时候,买的都是货币基金,后来看到股市回暖,逐步加大股票型基金的配置。一开始他尝到了甜头,账户一度浮盈20几W,于是又加大股票基金的配置,结果15年股灾,公募成了公墓,短短2个月,不仅浮盈全都跌完,还亏损将近10W。
X君承受不了这种跌跌不休,忍痛割肉陆续转回货币基金,觉得每月拿几千元的收益,那才叫安稳。
身边很多买基金的人都有类似经历,买基金还割肉亏钱的不在少数。像唐先生那样不为股市起伏所动,十年坚持定投一个基金获得持续收益的人,在基民中也算是稀有动物了。
存钱买基金,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勉强保值,要靠它致富,几乎没有可能。
03
中产死于郎咸平
另一个同学,小D,老公是学校老师,自己是公务员,之前也是买基金为主,不满足基金的收益,去年看到郎咸平站台的P2P很火,就一次投了50W,结果公司关门老板跑路,50W血本无归。
在微信上,她跟我讲这件事情的第一句话是,我们被骗钱了!
最近网上流传一句话,说屌丝死于翟欣欣,中产死于郎咸平,土豪死于贾跃亭。实在是至理名言。
中产被P2P骗钱,而我的朋友圈里被贾老板坑的人也不少。原本好端端的富豪,被贾布斯一通忽悠,入了股。这下好,不说一夜返贫,也大伤了元气。
个人的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就是你直接存银行或者**股票,自己直接对投资的盈亏负责;间接投资,就是你买基金、信托理财,或出资参股,让别人帮你去打理,自己获得间接收益。
很多人,当自己的直接投资能力不足的时候,就会倾向于做间接投资。尤其是看到高额历史收益或募资方描绘的美好前景后,更有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深怕不投就吃亏了。
而事实上,间接投资,存在着很多我们看不见的风险。
首先,是**人风险。募集资金后,无论再去投资一二级资本市场,还是做实业,本质上,已经有人在**行使你对投入资金的掌控权。这种情况下,监管风险、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就会产生。投资贾跃亭,或者遇到庞氏骗局,都是典型的**人风险。
其次,是经营风险。资金投的项目,或者经营的公司,都会因项目运作或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而深陷困局。有个大学同学,前几年搞了一个新能源电池项目,在同学间也募了不少资金。原本,他们的团队很牛逼,不光技术了得,搞市场的VP,实力也属国内一流。万万没想到,项目最后栽在了财务手上,挪用资金导致现金流断裂,项目还没投产就以失败告终。就是遇到了猪一样的队友。
再有,就是遇到市场风险。景气周期导致的贷款利率上升,或者金融风暴突发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募资项目的正常运行。市场风险,有的有规律可预测,有的完全没有规律,很可能就是一个突发的黑天鹅事件,让原本设想得好好的投资项目,血本无归。
还有,就是行业风险。现在这个时代,行业的更迭速度太快,新技术新模式的产生,不断地在颠覆一个行业。可以说,没有一个行业,不是在时刻变化的。今天做得好好的生意,明天就不成立了,而颠覆你的,很可能是个行业外的野蛮人。这种例子太多,就不赘述了。
讲这些,我并不是想说投资理财没有用,而是想说,绝大多数人,很难靠投资理财实现致富。
有一句话,叫出来混都是要还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无论盈亏都是一时,拉长周期来看,多数也就是一个平均收益水平。巴菲特、索罗斯之类长期获得超额收益的人,世界上都是少数,反倒是,由于他们的存在,进一步拉低了普通人的盈利水平。
这世界的运行法则,原本就是少数人赚多数人的钱。不要高估自己的实力,绝大多数普通人,很难靠投资理财致富——不死于郎咸平,就是万幸了。
04
资产配置,不如才能配置
以前上一堂时间管理课,里面提到一个概念,叫个体的“劳动资本”。是说,每个个人,都像一个资产一样,可以计算自己的资本价值。最简单的算法是:
劳动资本=年收入÷市场利率
如果你目前的年收入是30W,市场利率水平是6%的话,那么,你作为“资产”,目前的价值就是30W÷6%=500W。
某种意义上,你个人,和你拥有的存款、余额宝、基金、股票、房产一样,也是一种资产。
就像前面提到的,绝大多数人的资产投资,长期来看,只能获得一个平均回报水平,不亏已是万幸(有人可能会说房产是个例外,先想想同期的通胀水平吧,再想想房产能涨一辈子吗?)。那么,要获得超额收益,最值得投资的资本,恰恰是你自己。
因为,
年收入=劳动资本×市场利率
市场利率代表着市场的平均收益水平,和社会经济的景气程度有关,不为你我所控。你能努力改变的,是你的劳动资本,也就是你自身的价值。
我始终认为,资产配置,不如才能配置。因为只有它,能提高你的劳动资本。那些实现财富快速增长的人,都是极其注重投资自己的人。
那么,要投资自己的话,哪些方面是我们值得投资的呢?
首先,是各种新技术新趋势。人永远要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我有一个朋友,是厦门大学的老师。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市面上出了新的电子产品,就马上去买。他去买这些东西,并不是因为老的电子产品旧了,不能用了,而是他知道,新一代产品上会有很多新功能,比如iPhone的新一代手机,很多功能都代表着未来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不会用或者不知道这些功能,就会落后于时代。
所以,在他看来,买一款最新的电子产品,不是消费,而是对“自己”的一种投资。
然后,是一些永远不会落后于时代的技能。比如,唱歌、舞蹈、插花、画画、收纳等等。以前我在文章《马爸爸: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里提到过人工智能会取代很多人类的工作,但是艺术、有温度的工作,永远不会被机器人替代。这类技能,值得投资。
再有,就是一些实用技术。比如说,做PPT,有的人能做一手好的PPT,在职场上就很容易脱颖而出。或者是,会Python编程,让很多机械重复的工作瞬间提高效率。以前,我有个学生,在市场部工作,部门里有一项工作就是要监控舆情。以前这类工作每次需要人工到一些网站和论坛里面去看,耗时耗力,总的监控范围也有限。这个学生,在本科的时候就学了Python,后来他就写了一个脚本,设定需要监控的网站和关键词,所有舆情信息就在几秒中被爬了下来,把市场总监惊得下巴都掉了下来。
第四,是学会高深技术,进入新生企业。前面提到,行业的颠覆,往往来自新技术,而新技术的产生也伴随着一些新生企业的诞生。这些企业,往往在起步的时候默默无闻,不太起眼,却很有可能成为行业内的独角兽,并到某一个点的时候迅速爆发。对于代表未来的技术,要敢于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对于代表行业趋势的新生企业,要敢于隐忍一时的回报和得失,跳进去和它一起成长。
最后,是理念的更新换代。很多人,最后没有进入财富倍增的行列,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理念太旧太保守。这种错误,是战略性的错误。就像我的那位远房亲戚小王,学习努力,工作勤奋,生活上也勤俭持家,看着都很好,最后,还是只能逃离北上广深。
如果说这些年,逃离北上广深的人有什么错,那就是错在资产配置上。年轻人有了余钱,不是存余额宝买基金,而是首先要投资自己。
骚年们,不要再去看余额宝里每天的那几块钱了。迷信支付宝,只会让你回老家更早。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