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当今时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我们只有不断地与各类人员进行交往和信息沟通,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扩充自己。
从以上观念去分析,作为一个社交产品,首先可以提供用户一个让他们想要的目的,接着提供一定的方式或者工具去促成双方交往来,达到这样的目的,而好的目的是可以丰富、发展、扩充用户,让用户自动自觉地留下来,愿意将时间花在产品上。
从这些维度去再去思考,什么样的产品适合做社交?市面上的APP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社交类产品(目的就是用来对话沟通的,如微信、QQ、Facebook,普遍试用所有人);
工具类(可以将有相似需求的用户聚集在一起,但用户群体没有社交类的那么多,如美拍、携程等);
媒体类(偏向于宣传新闻,不适合相互的沟通,如今日头条、搜狐等);
平台类(偏重信息的传递,适合简短的咨询沟通不利于长期的关系发展,如淘宝、天猫、京东等)。
这样就可以分析出哪类的产品适合做社交,有可能做成什么样规模的社交,同时也影响着产品在后期的社交可能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呈现。
2.社交以哪些形式进行呈现呢?
市面上社交功能,以Feed呈现为主,分析来看原因也比较明显。想形成社交产品,那么它的作用就是牵线搭桥、制造媒介。
Feed百度百科的解释:
满足希望以某种形式持续得到自己更新的需求而提供的格式标准的信息出口。
也就是说Feed的重点是一种信息出口,而这种出口要地促成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形成互动,而feed是目前为止市面上最高效的方式,不管是以文字为主(知乎)、图片(Instagram、Prisma)、视频(Vine)或者混排的形式呈现的方式,只要用最简单的操作,向下滑动手机或者滚动鼠标就可以在极端的时间内浏览大量的内容,这就是它能风靡社交平台的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其它细节以后慢慢道来。
除了Feed,社交功能也以论坛与小组的形式进行呈现。但这类产品的用户特征比较明显,很多直接将产品朝着商城方向发展,社交属性便又降低了一些。但产品的方向不属于交互设计师主要的工作范畴,而是偏向于由PM与公司的战略发展机制所决定,如果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继续深挖。
总结来说,就是社交就是以一种方式让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达到一种双赢的目的。Feed是现阶段市面上验证的最高效的一种沟通方式,所以如果做社交,七八成会朝着Feed的方式去进行发展。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