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媒体 新媒体 文章
不同业务类型的产品和公司,运营工作内容的差异

1.工具类产品

工具类产品较为注重效率和体验,通常是产品大于运营的,因而在较长的时间里,运营端最重要的关注点就是用户增长,主要手段可能包括渠道推广、BD和部分活动等,运营跟数据打交道会比较多。

2.社交/社区类产品

社交/社区类产品注重社交氛围、话题和玩法,是一种需要运营和产品并重的产品形态。

这类产品的运营,运营可能需要经常跟人打交道了,比如最初要找到一批符合产品调性的用户过来使用产品,后续还要持续做好重点用户的维护,甚至自己都要深入到产品当中去带着用户一起玩。

在这类产品氛围的维护上,运营还需要经常制造各种话题和策划各种活动,因为需要确保话题和活动都是目标用户喜欢的,所以运营最好需要深度理解用户,甚至自己本身就是产品的目标用户。

这类产品的用户增长除了常规的渠道、引流和跟数据打交道外,可能也需要经常通过制造一些事件、话题、传播等等来完成拉动。

3.内容类产品

这类产品的运营核心就一个:就是要能持续做出独特、高质量的好内容,并把这些内容包装好,让用户更易于消费(比如取一个好的标题,做一个好的专题等)。

内容类产品的用户增长往往也是依托于内容和话题的,需要定期策划出很多有亮点的话题性内容,借助这些内容的传播拉来更多用户。

4.电商类产品

电商类产品的运营比较特别,它分为几块。

一是关于商品和品类的运营,要关注的问题包括我们选择一些什么样的商品品类来进行售卖,售卖过程中要重点去推哪几款产品,商品的定价策略如何来制定、商品的库存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等。

二是各种促销活动的策划和落地执行,比如各种6.18节、双十一节,双十二节之类的。

三是推广和流量建设,这部分也会跟数据打交道比较多,需要熟悉各种推广渠道和推广工具。

四是一些用户关怀和用户维系的东西,类似传统行业的CRM,比如什么样的用户我们是不是定期送点小礼物来点代金券做点针对性活动啥的。

最后就是一些基础的东西,比如对于商品的包装、文案的优化,还有客服的到位等等。

5.平台类产品

平台类产品的运营是比较讲究的,因为平台的运营特别注重“节奏”。

好比,淘宝或滴滴出行这样的产品,一开始无论司机或商户太多了,还是买家和乘客太多了,可能都会是问题——它会导致大量该类用户得不到好的体验从而离开。

所以,平台类产品的运营会特别关注“节奏”,什么时候要拉什么人进来,拉多少合适,都很考究。

此外,平台类产品会非常注重策略和用户维系。比如淘宝商家,可能需要按地区、按售卖商品、按客单价等等各种不同维度分成很多类,然后再分别对其进行维系。尤其是在平台发展大了以后,必须针对用户不同特征进行精细化运营。

然后,平台类产品在渡过了一个发展临界点后,会非常注重品牌,所以各类活动、品牌宣传文章、事件、内容等的策划和落地在这之后会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点。

6.游戏类产品

目前游戏产品的运营,重点是两大块。

第一块,还是推广,各种对接渠道,各种看转化率,各种盯数据。

第二块,则是收入。比如,对于游戏中有更大付费可能的一群人,游戏公司可能会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来围绕着这群人转,通过各种策略和运营手段促进这群人的付费,最俗的手段,可能比如冒充美女在游戏里求土豪送装备。

最后,对于以上所有类型的产品,他们都可能会需要通过新媒体等途径来进行品牌建设和用户维系。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112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