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公司如果希望其招聘和保留工作做得扎实,那么强大的雇主品牌就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正在考虑上市的成长型企业来说,出色的雇主品牌尤其重要。如果回首过去十年,说到快速、有效地毁掉自己的雇主品牌,没有哪家公司的作死能力堪与优步(Uber)比肩。
丑闻缠身
首先,优步的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Kalanick)加入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咨询委员会;而且在美国肯尼迪机场举行反特朗普移民政策的出租车大罢工时,优步反而低价拉客,被人们认为不支持移民(即使许多司机来自移民家庭)。之后优步更爆出一系列更糟糕的负面新闻。错误的应对导致社交媒体上#DeleteUber(删除优步)的标签快速流行开来。这些应对失误对优步的公众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颠覆了市场竞争格局,其竞争对手Lyft的移动应用注册用户数量首次反超优步。为了挽回损失,优步不得不向那些试图删除账户的用户发送邮件,按照这些人的说法:“在优步的每个人在阅读了苏珊·福勒(SusanFowler)的博客文章后都深感伤心。”
但对于这家挂满丑闻火药桶的公司来说,最后的那一丝火星是被爆出内部歧视女性工程师。离职女工程师苏珊·J·福勒在博文《ReflectingononeveryverystrangeyearatUber》中详细揭露了优步的男性员工对女性赤裸裸的歧视和性骚扰。
即使只是匆匆浏览一下福勒的博客,也能发现优步HR无视法律的不少可怕行为。以至于这家雇员总数达到11000人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不得不为公司缺乏多样性以及未能回应员工的投诉而道歉。
在这种糟糕的局势下,倡导妇女权利的董事会成员阿里安娜·霍芬顿(AriannaHuffington)和外部专家——美国前总检察长埃里克·霍尔德(EricHolder)积极参与调查。许多女性都曾成为优步的司机和乘客,因此这些负面事件对员工招聘、保留以及对优步的公开上市的股价都有负面影响。两位早期投资者已经公开表达了对优步“毁灭性文化”感到失望。《纽约时报》则透露,优步公司的管理者曾在其他场合对女同事的胸部下“咸猪手”,高呼恐同口号,并威胁要用棒球棒殴打绩效不佳的员工。笔者估计,这些事件综合起来对优步的负面经济影响最终将超过1亿美元。
骇人听闻
如果你对事件的经过不太了解,下文列出了一些据称在优步发生的、愚蠢得令人惊叹的行为。
一名管理者公开要求新聘的员工与其发生性关系:福勒女士的主管用优步的内部聊天功能传话,称自己现在接受开放式的关系,正在寻找性伴侣。好在,福勒女士以清醒的头脑应对,将此信息截屏,发给了HR。
如果你的绩效拔尖,即使性骚扰也不会受罚: HR和管理层都承认这是性骚扰行为,不过由于这位主管绩效出众,HR辩解称这“可能只是个无心之失”。因此,HR人员告诉该员工,他们只会口头警告那位主管。很明显,绩效顶尖的管理者也不能成为不受性骚扰相关规定约束的法外之民。
举报人受到负面的绩效评估,却不被认定为报复:员工被告知,由于她进行了投诉,因此她很可能得到糟糕的绩效评估结果。但人力资源部门告诉她,这样的行为不会被认定为报复,因为公司给过她选择的机会,让她离开团队。这种做法最终将沦为对投诉人的实质上的惩罚,这在骚扰事件中是绝对应当避免的。
以离谱的借口阻挠举报人的调动:由于HR部门声称存在“未经记录的绩效问题”,结果福勒女士的调动请求被驳回(尽管她的评估结果其实很完美)。HR之后又换了个借口,谎称她“技术不足”。后来有人告知举报人:“绩效问题并不总是与工作有关,有时可能涉及工作之外的事情,或你的个人生活。”绩效评估过程不应遗漏“未经记录的问题”。而且,绩效评估也不应涉及员工的工作活动之外或与其个人生活相关的内容。
举报人的绩效评估事后遭到更改,且没有提前通知:该员工后来被告知,她完美的“绩效考核结果和得分在经过官方评价的调整后已经更改”。首先,他们说降低绩效评估结果的原因是该员工没有显示出任何“职业轨迹上升的迹象”,后来还改口说阻止其调动是由于“未经记录的绩效问题”。将员工的完美绩效评估结果降低到需要驳回调动申请的程度,却又不对员工本人进行通知,这简直是荒唐。为降低评估结果,而几次三番找不同的借口,这也不是正规企业能接受的做法。
人力资源部指责进行投诉的女性员工:在与HR代表会面时,对方询问福勒女士是否“注意到所有报告中的共同主题都是‘我’”。这种事也被拿出来问就显得更加荒谬,因为作为举报人,她一直在进行投诉并就多个事件提供记录文件。
HR部门认为女性员工占比减少是女性的错:福勒女士表示,当她在组织的全体会议上向一名董事询问公司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应对女性员工比例降低的情况时,对方回答:“简单来说,优步的女性员工只需要加强工作,并成为表现更好的工程师。”更糟糕的是,HR的代表在回答关于女工程师不足的质询时,用一个故事说明,“拥有特定性别和种族背景的员工比其他人更适合某些工作”,所以不应对工程师的性别比例感到惊讶。显然,这是种族和性别偏见思维在作怪。到了21世纪,还有人能说出来这种话,无疑是给倡导文化多样性的现代人提了个醒。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