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人事猎头 文章
简单的职场进阶策略

 有点企图


  最近跟几个同事聊得比较多就是如何管理员工,我们的观点我们不怕有野心的下属,就怕没有欲望的员工,他们什么事都很难上心,无论是你的耐心教导还是责难处罚,他们都觉得无所谓,当我们对下属支持与辅导,从对他们的希望转化成一种同情的时候,在我这里他们的职业生涯虽不至于被判死刑,但是至少不会走的很远。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上进心是我在面试中一个要看的,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


  用点心


  一兄弟单位在招聘绩效薪酬岗主管,于是在一微信群转发消息,一位同行的朋友投递过来一份简历,简单的看了一下就感觉基本上没戏,5年工作经验换了三份工作,之前的工作内容基本上是日常性的事务工作,而招聘要求对绩效体系完善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也就是说你不能仅仅是把事做好,而且还有在工作有自己的思考和总结。


  或许有很多朋友会反驳,我的工作就是这样一些事物性的工作,公司也不要求我创新或是其它改进,很多工作我也觉得应该改进但是公司不给我机会。我想说的是机会不是公司给你的,而是你自己创造的。最近我给部门里的一个实习生布置了一个任务:系统的梳理一下背景调查方面的知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会怎么完成这个任务?


  最后我得到的结果是一份很完整的报告,背景调查分为:身份验证、学籍和学历核实、证书认证查询、工作经历鉴定、诉讼记录、信用记录、党员政审,每一种后面清晰的标明了查询的方式和网址,并配有图片的示范,有法律依据支持的都清晰的列举的法条,从是什么到为什么,从为什么到怎么样都给你清晰的展示,如果说你在每一件事上都如此用心的做,你的职业前提一定光明的。


  多想想


  当我们准备讨论文种范蠡谁的才能大的时候,我们可能就缺少了一种思考,疑问他们具备不同能力的大才,“范蠡之才在谋划,文种之才在任事,谋划与任事又是有很大区别的,谋划之才贵在奇变,料人之不能料。测人未可测,慧眼卓识而叛逆常规,方得有奇略长策;任事之才贵在平实,不弃琐碎、不厌繁剧、不羡奇诡、不越常理,方能圆通处理,化解纠葛,使上下同心而成事。”


  同样我们应该对自己选择的行业有一定的思考,很多做HR的工作了很多年,都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他们或许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看下家给我的工资是不是比上家高,只要高就换工作,但是结果却是跟不上物价的上涨速度。我看到较为优秀的HR基本是跟企业共同成长的,如果只工作1-2年,那么对如HR如何推动企业的发展或是顺应企业的发展是很难有接触的,所以除了重复还是重复。当一个HR能沉下心来,去了解公司的业务,思考HR的工作如何能顺应业务,那么无论你是事物的岗位上还是在管理的岗位上都有发力的点,有了发力点之后扎实的做好每一件事,那么成长就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这是第一条路径;第二条路径:我们也看到很多HR好像几年就换一岗位,而且是越换越好,走这条路的人可以细分两种,一类变革推动着,基本就是帮企业重新建立HR体系,类似咨询公司,但他们深入企业会做得更为扎实;一类丑人,也就是企业需要裁人,招个“刽子手”,用完就走人,只要你的性格能够承受就可以选择这条路。


  当然我说的这两条也不是绝对的,也是可以相互交叉的,如何思考,如何选择,尽在您手。


  常总结


  我在跟部门同事聊天的时候,我会不断去重复我的两点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去完善一下你的简历的;有机会可以出去称称自己有多重,看似在助推他们跳槽,其实不然,我是希望他们不要每天都活得稀里糊涂,虽然没办法要求大家每天都反思,但是我觉得可以让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完善一下自己的简历,因为你在完善简历的时候总不会写“填写了多少张报表、参加了几次会议”吧,你总得想想你在哪些方面有提升。


  同样出去面试也是这样,只有面试的时候你才知道你有什么样的能力,哪些方面还不行还需要提升,唯有如此不断检点自己的短板,方能走得更远。


  勤读书


  虽然在文章的开头,我阐述了不是很赞同把读书炒的很热,其实这是针对就读书谈读书的,就读书本身来说我是非常赞同的。做到勤读书、会读书、读悟相成,并结合我在前面说的几点,我想我就可以等着给你祝福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109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