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我国国民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我国各类物流企业有14万家左右,中小型企业占大多数。在如此强烈竞争的环境下,要想取得一席之地,各企业在目前良好服务的基础之上,需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自身管理水平。人工管理早已不再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利用计算机网络对企业运营流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迫在眉睫[1]。通过计算机网络对企业进行管理,不仅为企业的运营过程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企业的效率,还为企业在客户群中树立了一个全新的形象,为企业日后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文就讲介绍对于物流管理来说,在采用的技术和应用平台等方面介绍了物流管理系统搭建的方法以及实现过程,并比较了ASP技术与其他技术的区别,以便更加清楚系统设计的过程和完成的效果。
二、我国网上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2.1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的管理现状与需求特点我国中小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日益要求中小企业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来发展物流。中小企业一向是市场灵活的反应者,在大企业实施物流战略的同时,也同样采用物流战略来提高自身的竞争。Internet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物流服务了商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网络环境促使物流服务逐渐成为了中小企业中最为经济命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现状如下。
1.物流形式单一。很多中小企业产品销售物流多采取自办物流方式,设施利用率低、成本高,没有依靠物流系统支持市场营销,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参与程度很低,因此难以满足市场对产品的小批量、多品种、多批次和紧急性的要求。
2.物流规模较小。企业物流没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大多数企业的物流以“分包”方式为主,“外包”干线发运、市内配送和仓储、包装业务,“外包”企业在2家~10家,有的甚至达到10家以上,因而也就很难使用供应链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企业物流严重分割,不能形成一体化酌综合物流。
3.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例如,条形码远耒普及,兰种条形码应角水平低。调查显示二我国75%的企业的储运单元和货运单元都没有条形码标识,93.6%的制造企业、100%的批发企业和97%的零售企业都没有采用位置码;国内EDI的应用范围还非常有限,相对集中在进出口企业与海关、商检等管理部门之间的使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局域网目前还主雾应用在信息共享、管理应用和打印服务等方面。
4.对建立物流管理系统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小企业在建立物流管理系统时需要投入昂贵的硬件设备、软件以及通信设备投资、人力资源培训投资等等,为企业增加了大量成本,不利于企业自身资金正常运转。对既无财力又无专业人才的众多中小企业来说,在物流管理方面是一道很难跨跃的门槛。
5.在物流管理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由于对管理系统的认识程度有限,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没人管、不会管、管不好”等众多的问题。目前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更多地不是来源于对先进思想和理念的追求,而是出自企业自身提高管理水平和优化业务流程来获取竞争优势的强烈愿望。调查显示,企业对发展物流的认同感在增强。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比较朴实,强调以较少的项目整体投入、相对简易的日常业务应用、较高的个性化满足程度,来快速地提升企业管理应用的整体水平。中小企业供应链的本质需求,就是“货畅其流、财尽其利、物尽其用由此,对于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讲,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更倾向于快速实现标准化的基础性管理。快速实现的目标包括:降低物流费用、减少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占用;通过物流改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使财务部门精确掌握、控制采购和销售[2]。
2.2发展趋向
中小企业的需求特点与变革方向决定着物流管理模式决策的基本要素企业进行物流模式决策时,主要应从物流对于企业成功的关键程度及物流管理能力两个方面考虑。这些方面是由于企业的性质及产品性质、企业规模和实力、企业的核心能力、物流系统总成本及物流的客户服务能力综合决定。物流管理系统整体还存在功能单一、技术落后等是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物流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成为需求企业考查物流软件的主要因素,物流管理系统也正日益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 需要解决的问题
1、本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作业管理层建立的完善的订单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配送管理模块,可实现物流企业业务流程自动化,如订单的批量处理,运输、配货批量化,既节约了经营成本又大大提高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效率。
2、本管理系统可使企业在基本信息管理层、作业管理层、运营管理层和维护管理层都按照统一的,规范的标准进行运作。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客户、合作伙伴之间快速准确的信息交换,更为企业的后期发展奠定基础。
3、本系统要具有统一友好的操作界面,能保证系统的易用性。对于典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尤其是对像物流这样的数据流量特别大的管理系统,必须要满足使用方便、操作灵活等设计需求,实现一些初步的计算机的管理。同时数据的安全性和以及数据并发控制都是此系统的设计目标。
四、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ASP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Web服务器脚本开发环境,利用它可以生成动态、高效的Web应用程序。虽然人们习惯上将ASP成为ASP语言,但从严格意义上讲,ASP只是为VBScript和JavaScript等脚本语言提供了一个运行的环境,使开发人员可以在HTML代码中使用脚本语言编写程序,具有开发简单、功能强大特点。它很好的把HTML和脚本开发融合在一起,提高了编程的灵活性,降低了开发难度。ASP的脚本在Web服务器端运行,而不是传统的在客户浏览器中运行,这一措施使客户的浏览器无需担心服务器端的网页使用哪种脚本,ASP都会生成一个符合HTML标准的网页送回客户端。有了ASP也就减轻了客户端浏览器的负担,大大提高了交互的速度。
从软件的技术层面看,ASP程序只能在WEB服务器端执行,ASP程序保存为后缀名为.asp的文件,一个ASP文件相当于一个可执行文件,因此必须放在Web服务器上有可执行权限的目录下。当浏览器向Web服务器请求调用ASP文件时,就启动ASP。Web服务器开始调用ASP,将别请求的.ASP文件从头读到尾,执行每一个命令,然后动态生成一个HTML页面送到浏览器。
ASP的强大功能都可通过调用内置对象来实现。ASP提供的内置对象使用户更容易收集通过浏览器请求发送的信息、响应浏览器以及存储用户信息。有了这些对象可以使ASP的功能更强大。所谓对象就是一段封装的完整的软件模块[4]。这些对象之间通过属性来传递参数,在设计ASP时经常需要调用各种对象来实现开发动态数据库访问的功能。在ASP引擎中提供了六大内建对象,即Request、Response、Server、Application、Session和ObjectContext。
五、总结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流业也在时代大背景的影响之下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和保持必须以可靠,高效的物流运作为保证,采取高效的物流运作模式来增强竞争实力、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国际互联网的全球化热潮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信息时代,因此通过计算机来获取物流信息已经是信息时代到来必然要发生的结果。物流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各类管理决策信息,辅助企业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