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工程 生物医药 文章
人才:唯有适合最重要

用人的理念:重在选择合适的人才

合适人才的特质集中表现在:为人的兼容性和做事的坚韧性,以及优秀的执行力等。尽管有些人看起来外表平平,既没有“时髦的经历”,也没有“耀人的学历”,但能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而且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又能不断创新,这样的员工是最实用的,并且有潜在的成长性和持久力。所以,应树立“只有选择合适的人才是实用、有价值的”用人理念,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如下两方面来界定选人的标准:

一是从企业的“软”素质入手,侧重于考察应聘者的兴趣、态度、个性等。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这是“软”素质,是由企业文化决定的,即选人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还是以能为先?是强调个性突出,还是注重团队合作?是开拓型还是稳健型?等等。

二是从岗位的“硬”条件入手,侧重于考察应聘者的能力、素质等。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这是“硬”条件,通过职务分析明确该岗位的人需要具备的学历、年龄、技能、体能等。只有明确掌握了选人标准,量体裁衣,负责招聘的人员才能心中有数,才能用一把适合企业用人标准的“尺”去衡量每一位应聘者。否则,将无法从众多的应聘者中挑选企业所需的合适人才。

选人的原则:确立适合自己的招聘方法

合适就是独有。由于每个公司都以自己独有的生存方式、已有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得以存在,因而采取何种方法、何种工具进行人才选拔,是干差万别的,切不可雷同。每个企业成功的背后,自有支撑它那独有的生存环境和日积月累的无形资源。

例如,总部位于比利时的贝卡尔特公司,在选人用人方面就有其独特的方法:

——底线思维。公司招工奉行的就是“底线思维”。他们提出不求最美、最高,但求实际、实用的招聘用人原则,避免人才浪费。由于该公司专门生产汽车轮胎用的钢丝帘线,生产工艺简单,机械化操作程度高,待遇也高,因此,每当有招聘信息发布时,都会吸引众多的应聘者,其中不乏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公司认为,生产工人有一定的文化水准就行,高中、中专毕业生即可,大专以上学历不聘(或许担心这些人好高骛远以后“跳槽”)。结果,把不少慕名而来的高学历者拒之门外。而被录用的人员,由于自认为学历不高,能找到待遇如此之高的岗位,很是心满意足,所以十分珍惜自己的岗位,更加努力地工作。

——眼睛向内。公司始终确立“人才就在自己的身边”的用人理念,先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然后,眼睛向内挖掘人才。所以,公司的各级管理干部,都是从内部一步一步提拔起来的。同时,对中国国内的各分公司的高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岗位交流。多年来,企业建立起了良好的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有效机制。

——上下认同。贝卡尔特把企业的目标与价值观,同员工的目标和价值观有效地统一和结合,他们首先制定和宣导这种宗旨、价值观与目标,如用《职工守则》约束员工行为;用《25条》规范员工的操作程序,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等。他们还会给每位员工过生日;奖励优秀员工到国、内外度假;节假日搞家庭聚会……,目的是让员工人人有自豪感,人人热爱企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制定企业战略也好,选人用人也罢,犹如给脚选鞋子一样,鞋子大小不一,企业也不尽相同,关键在于“合不合适”,即能否在合适的环境里,正确地使用合适的人,制定且遵循合适于这个环境的规则,并以合适的方式坚定而执著地予以实施。使用适合的人才,是从古至今的用人原则,谁违背这个原则,那将贻害无穷。对此,我们从历史上范蠡救子的故事可窥见一斑。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346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