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管理体系(PMS)现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同时,又基于经典产品管理的要义,延伸出多种多样的实施模型,有的是按照行业和企业特性划分,比方说RPM,APM,BM等,有的是按照实施形态来划分,比方说平衡型、防御型、进攻型、撤退型,但无论是哪种形态,都必须通过必要的过程加以构建,这样,在构建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基于企业的行业属性和特征,会出现不同的构建思路,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每个企业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市场中,而是存在于多样的内外环境中,因此,我们在构建PMS的时候,就必须首先要想清楚企业的情况,然后才能进入到具体的构建过程中。
好,在本文中,我们就来讲一讲基于不同的企业情况都有哪些PMS,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三种。
1、以企业资源为核心的PMS
这类企业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向市场所提供的资源(包括生产资源、市场资源、品牌资源、客户资源等)都完全或者大部分核心的资源都掌握在企业手里,企业可以快速,高效的运用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市场目标。
体现在PMS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PMS的构建是围绕如何把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果放在第一位。
在PMS的构建上,重点要考虑以下几点:
1)企业资源如何集中管理;
2)企业资源如何高效利用;
3)企业资源如何合理分配;
4)企业资源如何有效产出;
5)产品是否具有优势资源特征。
现在很多具有一定垄断程度的企业事实上就是这种PMS,比方说BAT,他们就是以资源为核心的PMS,尽管很大程度上,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是这么一种情况。
2、以供应链为核心的PMS
这类企业的明显特征就是企业自身只是整个行业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和第一种PMS相比,并不是说他们自身没有资源,或者优势资源,而是他们自身资源的效能产出是依赖于供应链整体资源的结合和运转的。
体现在PMS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PMS的构建首先要考虑如何更好的使供应链能够资源能够进行整合和协作,而不是只把焦点放在自身资源的管理和分配上。
在PMS的构建上,重点要考虑以下几点:
1)供应链是什么情况,如何能够与我结合,我又如何能够支持;
2)供应链中的资源如何为我所用;
3)我的资源如何依赖供应链产出最大化;
4)供应链中的哪个环节会影响产品价值最大化;
5)灵活的PMS,可以更好的适应供应链的变化。
现在大部分的生产制造型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这种类型的PMS,比方说汽车行业,庞大的供应链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整车厂商的产品质量,或者换句话说,如果整车厂商的PMS不是强大的,那么,每个批次的产品出现质量的不稳定是很大概率的事件。
3、以客户为核心的PMS
这类企业的明显特征就是PMS的构建是以目标客户为中心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第一种和第二种不考虑目标客户,也不是说第三种PMS不涉及资源或供应链,而是相对而言,资源和供应链并不会对产品最终的价值交换产生致命的影响。
体现在PMS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必须针对客户多元化的需求构建不同级别的PMS来进行产品的管理,而这种不同的级别也不是分隔和独立的,而是要在一个完整的PMS之下的。
在PMS的构建上,重点要考虑以下几点:
1)客户的需求多元化情况如何;
2)PMS能否支撑需求的多元化;
3)PMS能否支撑客户快速的变化;
4)PMS的双向扩展性能力如何;
现在大部分的提供服务产品的企业基本都是这种类型的PMS,比方说餐饮、零售等等,尽管这些企业也有一定程度的资源和供应链,但是目标消费者最终和企业交换的只是服务这个载体,并且在价值交换过程中,目标消费者的需要会出现多元化,而所有的资源和供应链都是为了满足这种多元化。
总结一下,这三种类型的PMS其实就是目前三类最典型的行业的应用,第一种适用于以智力和知识密集型的企业(通常以科技型企业为代表),第二种适用于以资本和人力密集型的企业(通常以生产型企业为代表),第三种适用于人力密集型的企业(通常以服务型企业为代表)。
尽管讲了三种基于不同行业属性的PMS构建思路,但现在跨界的趋势化越来越强烈,并且即使是这三种思路,三者之间也没有完全的绝缘,而是互有涉及和影响,至于具体以哪种思路来构建PMS,主要还得依靠企业真正对自己的战略、市场、资源、客户有一个完整而体系的评估,最终才能形成符合自身情况的PMS构建思路出来。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