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人事猎头 文章
公司考勤究竟怎么了?

昨天看到打卡谈到话题,再次把考勤这个老大难话题推到浪尖,因为这是一个令全体职员关注的话题,上至管理,下到员工,为什么大家都比较在意考勤了?

先来说说考勤的起源,其实我国考勤制度起源很早,当时的考勤,主要是国家官吏而言。至于考勤表的使用,根据记载,应当不早于清代,国家官吏衽坐班制,每日办公都在衙署。到了乾隆时期,这种制度逐渐松弛下来。后来许多官员也待在家里办公,不坐班了。于是,清政府在国家机构中设置“画到簿”考司考勤。这就是当天“上班”的重要凭据之一,他与红本一起存入内阁大库,以备查验。但是它反映不出迟到、早退,所以约束力不大。到了清咸丰年间,成立了总理衙门,为了防止前朝的这个弊端,提高办事效率,就规定对官员进行迟到、早退现象来考核,分别给予奖励和惩处。这就是历史上考勤的开始。

随着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加强,考勤管理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通过考勤制度的完善,不仅可以增强员工的时间观念,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改善单位的精神风貌,提升单位的整体形象。所以现在有些大公司考勤甚严,尤其是外企。每天早晚上下班的打卡制度,有还值班保安看守,排着长龙队打卡;让好多上班族烦不胜烦。

考勤制度虽然很重要,但其重要性也不能无限夸大。因为光有制度的规范是不够的,原因很简单,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再严格的考勤制度也不可能没有弹性的部位,没有高度自觉的人,这些就可能成为一纸空文。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不是每一位员工都能理解考勤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真正实现考勤管理的目的,提高团队绩效,需要企业文化的引导。

公司考勤管理制度在面对企业文化时,略显有些苍白。管理需要制度的约束力,但并不是制度的机械化;中国人讲究的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考勤的真正意义是要提升企业效益,提高员工绩效,维护企业规范化管理的良好形象。众所周知,管理是双刃剑,管理者在管理考勤时,企业文化所带给员工的是宽松、朴素的心灵相约。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有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魔力,并不需要过多流于形式、依附制度。如果一个公司不能在真正意义上运转正常,没有令员工认同的经营理念,仅凭严格的考勤管理去约束员工行为,只能解决表面问题,所谓管理中提到的有“时效”而非“实效”。

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过程恰恰可以充当管理的调合剂,可以背视员工颇有争议的考勤管理制度,考勤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能为薪酬制度、奖罚制度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形成企业个性特色的文化,有利促进员工自觉性,使员工逐渐认同并领悟企业文化的精髓,采取积极的心态遵守考勤管理,认为遵守考勤管理就是在为企业文化的精髓服务。泰戈尔有一句哲理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有着各自的不幸”。我们是否可以理解,问题员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表现,管理者需要做成的是加强与问题员工的沟通,找寻这部分员工的心理契约点,查出存在问题焦点是什么;才能依托企业文化为基础,正确的引导其行为符合文化要求。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158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